标签:
刘晓林 竹影 明月 认识 世界
一竿竹影敲明月
能·不能之辩
刘晓林
(2006年6月)
论说帷幕没有升起时,先移用哲人之言置于文前“与其说世界是分门别类的,不如说是人的认识局限切割了这个世界”。以下进入正文:
能不能常用来表达人们内心深处对事物的看法——可解曰能,不可解曰不能。能不能,世间之事物委实绕不过去。
能不能本身无辩之需,其产生根源是什么?不得不辩。举二例,以释所论。其一按伊索氏寓言大意转述:一日,乌鸦衔肉立于枝头。千窍之狐游于树下,仰首见之,垂涎。非羡乌鸦之貌,唯肉耳!然离地数尺,何以得肉?百计用尽,肥美未得。千窍之谓,非虚名。狐复生一计:汝嗓音之美尤如天籁,能否赐曲一首?吾毕生之幸。乌鸦窃喜,尊口微张,歌声未起,肉落狐口。无暇赏天籁,狐长去。狐之能,在于知彼性情。
又传九方皋相马“在其内而忘其外,深其精而忘其粗。”不辨雄雌,然所选良马,无出其右者。何故?九方皋之能,在于知其本原。
两例已述,结论如下:知彼性情,知其本原,皆可纳认识范畴。唯正确认识,故有不能转能之变。
至此,有一事需阐明。何谓正确认识?非黑白分之易,仅举一,返三者留于众。如人知物有规律,亦知物无定法。若此,分而独立者,称之认识者不免牵强,仅看法而已,物之表象。如人知物有规律而无定法,若此,合而统一者,已窥物原,当属正确认识之列。
听,有人在唱“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所唱成就了此人;亦有人在和“画无创造,何必要画。”所和也成就了此人。二人是谁?一为石涛,一为黄质。大师石黄已去,然石黄之俦必出——少了对事物、对艺术足够的认识,不能转能则决无实现可能。认识于其他(行业)重有几何?今不述。
诚然,人的认识局限将世界切割。同时,人的正确认识又将世界整合。如果认识正确,绝大多数问题皆可化解。能不能之一切已不需再辩。一竿竹影敲明月——它已不仅存在于诗中。
作者:刘晓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