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明晚期

嘉靖(45年): 

“嘉靖初,遣中官督之。给事中陈皋谟言其大为民害,请罢之。帝不听。十六年新作七陵祭器。三十七年遣官之江西,造内殿醮坛瓷器三万,後添设饶州通判,专管御器厂烧造。”(《明史.食货六.烧造》); 

嘉靖二年(1523):嘉靖二年,令江西烧造瓷器,内鲜红改为深矾红。(《大明会典 卷二0一》) 

嘉靖八年(1529):烧造瓷器2570件。(《江西大志 陶书》) 

嘉靖九年(1530):嘉靖九年,诏革中官,以饶州府佐二官一员,专督钱粮。(《江西大志 陶书》) 

嘉靖九年(1530):烧造青色瓷砖405块。(《江西大志 陶书》) 

嘉靖九年(1530):嘉靖九年,定四郊各陵瓷器:圆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行江西饶州府如式烧解。(《大明会典 卷二0一》) 

嘉靖十年(1531):烧造瓷器12300件。(《江西大志 陶书》) 

嘉靖十一年(1532):春二月乙巳,逮饶州知府祁勒下狱,以稽圆丘瓷也。(郭子章 《豫章大事记》) 

嘉靖十三年(1534):烧造瓷器6160件。(《江西大志 陶书》) 

嘉靖十五年(1536):降发瓷器样10件。(《江西大志 陶书》) 

嘉靖十六年(1537):烧造瓷器948件。(《江西大志 陶书》) 

嘉靖十六年(1537):十六年,新作七陵祭器。(《明史.食货六.烧造》) 

嘉靖十七年(1538):春正月壬午谪江西巡按御史陈褒为韶州推官,以烧造瓷器违限也。(郭子章 《豫章大事记》) 

嘉靖十七年(1538):饶州府解到烧完长陵等陵白瓷盘、爵共1510件。(《大明会典 卷二0一》) 

嘉靖十八年(1539):降发瓷器二样,43件。(《江西大志 陶书》) 

嘉靖二十年(1541):烧造瓷器27300件。(《江西大志 陶书》) 

嘉靖二十一年(1542):烧造瓷器2830件。(《江西大志 陶书》) 

嘉靖二十二年(1543):烧造瓷器16410件。(《江西大志 陶书》) 

嘉靖二十三年(1544):烧造瓷器70950件。(《江西大志 陶书》) 

嘉靖二十四年(1545):烧造瓷器1920件。(《江西大志 陶书》) 

嘉靖二十五年(1546):二十五年二月戊子,停今年烧造,从光禄卿孙桧奏也。瓷器27300件。(郭子章 《豫章大事记》) 

嘉靖二十五年(1546):烧造瓷器103200件。(《江西大志 陶书》) 

嘉靖二十六年(1547):烧造瓷器120260件。(《江西大志 陶书》嘉靖二十七年(1548):烧造瓷器9200件。(《江西大志 陶书》) 

嘉靖二十九年(1550):烧造瓷器1000件。(《江西大志 陶书》) 

嘉靖三十年(1551):烧造瓷器10830件。(《江西大志 陶书》) 

嘉靖三十一年(1552):烧造瓷器44780件。(《江西大志 陶书》) 

嘉靖三十三年(1554):烧造瓷器100030件。(《江西大志 陶书》) 

嘉靖三十三年(1554):“嘉靖三十三年进贡回回青三百一十斤八两”(《明会典》) 

嘉靖三十三年(1554):陶有料价,明时初系布政司公币支给,嘉靖二十五年,烧造数倍,十百加派合省随粮带征银一十二万两,专备烧造,节年支尽。三十三年又加派银二万两亦烧造支尽。(《浮梁县志》 乾隆本) 

嘉靖三十四年(1555):烧造瓷器1470件。(《浮梁县志》 乾隆本) 

嘉靖三十四年(1555):三十四年己丑,下饶州府同知杨锡文、通判陈炼子抚臣逮问,以瓷器不堪也。(郭子章 《豫章大事记》) 

嘉靖三十五年(1556):烧造瓷器34891件。(《浮梁县志》 乾隆本) 

嘉靖三十六年(1557):烧造瓷器31580件。(《浮梁县志》 乾隆本) 

嘉靖三十七年(1558):三十七年遣官之江西,造内殿醮坛瓷器三万,後添设饶州通判,专管御器厂烧造。”(《明史.食货六.烧造》); 

嘉靖三十八年(1559):烧造瓷器29260件。(《浮梁县志》 乾隆本) 

嘉靖四十三年(1564):南康通判陈学乾议(管厂官)一年一代。(《浮梁县志》 乾隆本) 

嘉靖四十四年(1565):添设本府通判,驻本厂烧造,后因停止取回,赴京别选。(《饶州府志》) 

隆庆(6年): 

“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馀万。”(《明史.食货六.烧造》); 

隆庆五年(1571):都御史徐栻疏,题称该内丞运库太监崔敏题,为缺少上用,各样瓷器单开要烧造,里面鲜红碗、锺、瓯、瓶、大小龙缸、方盒,各项共十万五千七百七十桌、个、对......。(《浮梁县志》 乾隆本) 

隆庆六年(1572):隆庆六年,复起烧造。(管厂官)仍于各府轮选。(《饶州府志》) 

万历(48年): 

万历十年(1582):万历十年,传江西烧造各样瓷器九万六千六百二十四个、副、对、枝、口、把。(《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 

万历十年(1582):万历十年会议。本府督捕通判驻厂。(《浮梁县志》 乾隆本) 

万历十二年(1584):三月己亥“工科都给事中王敬民极言瓷器烧造之苦与玲珑奇巧之难。得旨,棋盘、屏风减半烧造。(《明神宗实录》) 

万历十三年(1585):四月乙卯“使持御史疏至阁传烧造瓷器内有屏风、烛台、棋盘、花瓶已造成者采进,未造者可停止。阁臣附奏云,臣等又闻烧造数年新式大龙缸亦属难成,请并停之、票入,上欣然从焉。”(《明神宗实录》) 

万历十四年(1586):八月庚午“江西巡抚陈有年题减瓷器,上传谕票拟照旧烧,金辅臣奏言......鲜红等项器皿,从来烧无一成......”(《明神宗实录》) 
九月壬寅“巡按江西监督御史孙旬等题称,瓷器烧造难成者乞行减免,上命足敬者暂时停止,其余照旧烧解。”(《明神宗实录》) 

万历十五年(1587):十二月壬午“江西巡抚陈有年请将难成瓷器尽行免造......从之。”(《明神宗实录》) 

万历十九年(1591):“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明史.食货六.烧造》); 

万历十九年(1591):正月甲子“工科杨其休等题请停减烧造瓷器,不允。工部复疏称,午楼瓷器见贮甚多,供用未乏,烧造即不准停,亦当量减。大学士申时行亦以为言,不报。”(《明神宗实录》) 

万历十九年(1591):四月辛酉“请停江西数年烧造,以苏民困,依议行。”(《明神宗实录》) 

万历二十二年(1594):二月辛酉“工部以江西土瘠民贫,连年灾侵,请停减烧造瓷器,不从。”(《明神宗实录》) 

万历三十年(1602):二月甲申“江西税监潘相、舍人王四等于饶州横恣激变,致毁器厂。相诬奏通判陈奇可不能捕救,得旨系逮......”(《明神宗实录》) 

万历三十年(1602):十二月甲申“大学士沈一贯等言......(潘)相又请添解送瓷器船只每府各造一只,每只当费万金,江西十三府当费十三万。”(《明神宗实录》) 

万历三十四年(1606):三月己亥“江西矿税太监潘相以矿撤缺,望移住景德(镇),上疏请专理窑务......从之。”(《明神宗实录》) 

万历三十五年(1607):六月乙卯“工部右侍郎刘元震......言......查江西烧造自万历十九年,内丞运库止派瓷器十五万九千余件,已经运完,所有续派八万余件,分为八运,除完七运外,只一万余件,所当不多,宜行停止,或令有司如数造完......。”(《明神宗实录》) 


泰昌(0年): 


天启(7年): 


崇祯(17年): 



附录: 

《明史.食货六.烧造》 
烧造之事,在外临清砖厂,京师琉璃、黑窑沧厂,皆造砖瓦,以供营缮。宣宗始遣中官张善之饶州,造奉先殿几筵龙凤文白瓷祭器,磁州造赵府祭器。逾年,善以罪诛,罢其役。正统元年,浮梁民进瓷器五万馀,偿以钞。禁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诸瓷器,违者罪死。宫殿告成,命造九龙九凤膳案诸器,既又造青龙白地花缸。王振以为有璺,遣锦衣指挥杖提督官,敕中官往督更造。成化间,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孝宗初,撤回中官,寻复遣,弘治十五年复撤。正德末复遣。古 

自弘自弘治以来,烧造未完者三十馀万器。嘉靖初,遣中官督之。给事中陈皋谟言其大为民害,请罢之。帝不听。十六年新作七陵祭器。三十七年遣官之江西,造内殿醮坛瓷器三万,后添设饶州通判,专管御器厂烧造。是时营建最繁,近京及苏州皆有砖厂。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馀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自后役亦渐寝。(《明史.食货六.烧造》)

作者:瓷器鼻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