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灰涩痕迹》究竟想表达什么?
一边是创作美术作品,一边是寻找爱情机缘;一边是繁杂的工作,一边是轻松的艺术;一边是苦闷的现实,一边是浪漫生活,这就是中篇小说《灰涩痕迹》试图传达给人们的信息。
小说以纪实的手法描绘了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小县城里一群酷爱艺术的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以主人翁“我”的个人化视觉贯穿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
“我”,参加工作后,被分配到某商业公司当保管员,之前他的梦想情人应该是一个同样喜欢画画的女孩,但虚拟的人不可能从梦幻中走进现实世界,于是,小说最开始就点明,他注定不可能爱上任何人。在工作中“我”认识了女同事活泼可爱的杜鹃和针锋相对的洁云,随着剧情的展开,“我”没有选择杜鹃,却绕了一大圈同洁云走到了一起。其间,“我”不知疲累地活跃在艺术圈和朋友圈中,如饥似渴地享受艺术生活的乐趣,为此,借绘画为名他结识了众多的模特和绘画爱好者。然而在权衡爱情和友谊的比重上,他因为热衷于在艺术圈内玩耍而让洁云误解并最终失去了洁云。其后随着画室的解体,诸多艺术爱好者的相继离开,绘画老师的去世等等,他所营造的艺术空间也结束了,他再次回归到孤独和绝望之中。
“我”比谁都清楚,艺术根本不能改变他的现实生活,无论是80年代还是90年代。为此他只能把艺术当作一个不能实现的梦。延伸出去,他渴望找个同样热爱艺术的女孩也只能在虚无的梦境中实现。他知道梦境不可能取代现实生活,于是他在寻找爱情的过程中总是把目标对准现实中与他同样状态的女性,而把艺术类的朋友当作达成艺术幻想的载体。
但他也迷茫,当与同样搞艺术的人在一起,他快乐无比,而在寻找爱情的过程中,他又矛盾重重,他不知道他真正需要什么,或者他清楚他需要什么,但现实的无奈让他只能在“一半梦想,一般世俗”的尴尬境地中徘徊。
他是孤独的,在与老鼠为伴的仓库里他只能与假想的鬼魂或天使谈心,他渴望走出自己的牢狱,因为走不出去,他便不断地寻找另外的精神空间,从而让自己脱离寂寞也把快乐带给更多的人。
尽管生活是残酷的,但他以骨子里的浪漫情怀来弥补现实生活的缺憾。他在寻找一种中庸且很有现实意义的生活方式的可能。他的可爱之处也在于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环境,并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创造快乐的生活。
小说时代特色鲜明,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那个没有钱、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的时代里,人们反而更加纯粹。他们同样会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对当代年轻人来说,也许不能理解,但历史就是历史,那个时代的人那就那么简单而平淡,甚至也不乏愚昧地走了过来。但他们对生命、对灵魂、对人活着的思考从未停止,并将一直思考下去……
作者:王迪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