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若可称满目画作,为画之“百花园”,则为画者亦觉不错。然,若非要给画者一个“政治标签”,画者便要受其无端约束,恐这百花园中,花将不再齐放。尤其,当一个外域之“知识分子”概念,欲标签与吾辈画者之面容,似古时罪犯之罪烙印于面容,难于接受。
画者,于画之“百花园”,不过风携之种子而已,如何生长,在己之“天性”与土壤及雨露之润。环境适合,可生长为园中一株。否则,无有“生命迹象”。此,自然之事,不可意欲妄为。
今之社会,“概念”重生,似雨后野草,难于分辨。某“概念”虽非新生,却再谈而违背其“有用”之时境,更为迷惑。
知识分子概念,于人类文明初期,确有其积极意义。然,于今意义何在?,无非为分辨人为之“概念”而已。如,知识分子概念认为,知识分子除具有相应知识外,其主要特征在“社会责任”。故而,知识分子便为“圣人”别称,高不可攀。
知识于人,无非“营养”而已。似种子于土壤中,发芽生长,若欲其茁壮,需施肥。知识便为此肥,其作用在营养之需,于“生长者”之本质无关。故,知识于人属“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似“电脑”,若善用之,善哉,若用之不当而生恶,可怕。
故,于当今之现实,吾辈画者应“本分”为好。理清“知识”与“文化”之概念关系,为当务之急。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不为“身外之物”所动,感悟画之原本之“道”。随遇而生,随机而行,韬光养晦,皆与“知识分子”标签无关。
作者:wzj.hua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