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多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学习书法也是如此.首先让学生多读前人学书法的成功经验以借鉴.如欧阳询的"睡碑学书",钟瑶的"捶胸舍命求书"等都是值得学生去细细研读品位的.其次应多读书法的基础知识,并能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九层高台起于累土',只有掌握了基本技法,书写才能得心应手,触类旁通.当然还应多读自己所选定的字帖,着重于字的形体结构,笔画特征,气势神韵.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特点.如:欧体敦和浑穆,严谨方整;柳体刚毅遒劲,内紧外松:颜体雄浑沉着,平稳丰润等.只有多读帖,才能准确的"背帖".进而临摹"似帖",真正的领悟碑帖的内涵及书法家书写时的心理情感活动.包世臣<<艺舟双辑>>中说"......先能察而后能拟,拟即精而察益精."说的就是读帖的重要性.
二.多看
汉字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汉字的基本笔画不外乎点,横,撇,竖,捺,但是每一个笔画又衍化出不尽的形态,所以必须加以细致观察,分析.让学生看清楚每个笔画的长短,粗细,位置,起笔处是藏锋还是露锋,折处是圆笔还是方笔,并找出起规律性."结构者,谋策也",看清楚这个字何种结构,由几部分组成,并明确各部分所占位置的比例.它们之间的大小,高低,宽窄,主次,伸缩,疏密等的组合关系.胸有成竹后再动笔临摹,即在心中有字的基础上写第一个字,再对照再改写.在一个字临完三遍后,看看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个字没有写好?为何不好?怎样才能写好?力求一字一得,字字到位.这种"临字不过三"的方法巧妙的运用了心理学知识,使学生对每个字都感兴趣.
三.多练
苏轼在<<论书>>中说"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比秃千管,墨成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就是强调了练好字的秘诀-"勤"和"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字不是一朝一夕,或几个月就能练好的,必须孜孜不倦的细细领悟,持之以恒的艰苦练习,才能掌握笔性,运笔方法,字的结体及章法结构,才能得心应手,学有所成.
在现代化教育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录象影碟多媒体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使得学校书法教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书法教育不仅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的重要阵地,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环节,只有我们常抓不懈,积极探索,就更使书法艺术这颗明珠放出更夺目的光彩.
(刊于2003年《教与学》杂志社主编-《全国教师基础教育论文集》-P341)
作者:沈权全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