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昨夜如梦倒背流(玉石才子)

今天联想到:
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昨夜雨疏风骤',
李后主李煜的《虞美人》里的“昨夜小楼又东风“,
这两位名人用”昨夜“过去的旧事,引出当下的感受,故事发展时间上安排是:过去的昨与当下的现在。
人常在时间空间里挣扎:1.昨虽过去,印象仍然深刻, 容易引起感概与回忆。因不能回去,所以常有失落之感,这是人之常情,也因这种原因,有了故事内容,如将这故事内容,选合简约字词,将它们适当搭配,以诗词赋的方式而出现。如果人以怀旧心情,而进入创作心态,那思维时间空间是在过去。有难度跨越到将来,因而将来时空变得更加渺茫而接触不及,所以,两位老李对将来没有期待。  综合以上情况,可知,两位老李是活在过去的空间。
那就将李清照的《如梦令》按时间倒流顺序,就可明白才女的想说什么以及她的内心故事。
此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有点面红,不应过于张扬。藏锋与含蓄是传统美德。 
A)当前的情况:1. 海棠花朵已无影:昨夜的疏狂风与急骤雨,已将花无情推残,多已掉在地上。令人尴尬的是,只能看到绿叶了。
        故而有:《应是绿肥红瘦》。2. 幻想。丫环是否出现? 诗词人多幻想。” 知否“是问丫环的,还是问自己?值得商量。如果试问丫环,就比较直接。如果是自问,那就变得”自我陶醉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在一个虚无的世界,自己已无奈,又怎样能藏得下丫环这号人物。连续的:《知否,知否》 ,第一问可能问丫环,再出现时,加重不定性氛围,及有可能出现自问情况。整个气氛就是: 犹疑不定,不肯定,也不否定。 也制造一种艺术境界:在是与不是之间,在似与不似之间,在有与没有之间。 
B)在产生结果之前,按时间顺序,假设了先问后答,即对丫环提问与丫环的答复:1. 试问卷帘人?2.却道海棠依旧。卷帘人(丫环)是虚设人物还是自己化身,值得试想。
C)起因: 为什么对当前的海棠有这么大的感触呢?
  1)酒,喝多了。昨晚一定喝多了。 烂醉如泥,早上还有醉意。为何喝酒多,应猜测?是派对!遇知己乎?千杯少。雅士可以理解, 而才女又应当如何?整晚在醉梦中,大醉后就有了”浓睡“的必然结果。浓与残,强烈感性词汇,显出睡在梦中,与醒后余醉的极端内因,故而就有了《浓睡不消残酒》。
D)万事皆由过去起,时间空间就发生在昨夜。“昨夜”很浪漫”1。如昨夜 雨舞“Dancing in the Night Rain", 将接近灵感源头的. 也如李后主的'"昨夜小楼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如此缅怀过去的心情。才女以怜悯海棠的今昔肥瘦,来感叹人生的坎坷遭遇:“昨夜雨疏风骤”。 哎!人生无奈多风雨,昨夜往事常感叹。才女因海棠而发出内心的呐喊,“昨夜” 的,在将来空间, 也会再度穿梭。
李清照这《如梦令》 就在这样的昨夜空间徘徊,我随其韵在秋雨中漫步。秋雨文采 玉石才子2020年11月11日画前感受。 

                              

作者:hxlan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