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3,文字
高晓松先生的书订单下了,网上有卖的。再就是过两天卡上有钱到账时,立马下订木心先生的作品集。这个信息是上次在古旧书店看到的。新出来的作品集,共八册,在古旧书店,这八册被分为两个包装来卖,一百六十八元一个包装。网上一查,八册是一个大包,只要一百三左右。再查,原来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上下册,在网上要45,过年时在广州越秀购书中心买,98元。
书店情结,常常让我多花钱。多花也花不了多少,因为当下出的好书,甚少。对我这个花一百元以上要想一想值不值的人来说,能让我下手的书,本来就不多。苦夏书市,也是树头不动,没有什么风声。
求证高晓松先生的说法,同样如此,高先生是四十出头的人,他也在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我们的大师辈出的年代。音乐如此,文学如此。书法,绘画如此。作为同龄人,买书,其实是一种仪式感,因为就其内容而言,他的书,大体的内容,可以从其他媒介得到,但文字是不可替代的真实感。犹如保守的老人,总喜欢拿现钱,而不喜欢银,行卡什么的。因为那种实在感么?
于我自己,倒放下了,也想过把自己写的东西,及写的画的东西,弄本图文兼有的书来把玩,但是,越发的放下了,不想劳民伤财。我挣的那点小钱,主要用来兑现对我大女人的承诺,如蒙不弃就好。我同样是寄望于将来,将来我们的普通人中,终于有吃饱了喝足了,嫖够了的人,终于想弄点精神,主动来帮我出一本半本书,到时候,我就算是死了,也会感恩,现世的种种热闹,真的不是太有意思。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枕边随时有好书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老记得那些一边看书,一边哭的日子。
作者:laoxu1688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