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作为象征
一早起来,女人说,腾讯博客上在宣传孝敬老人的活动了。年终了,我说,又要象征一次了。特例是有个老人,在家里死了两年才被人发现。女人都心软,往往难过这个煽情关。你看,这有多可怜。作为一个象征,被孤立的拎出来一说,就成了一个主题的题眼。果然就可以顺着这个往下不理性了。(你要常回家看看啊。)
可是,我喜欢不这样孤立的看问题。可以基本确定的是,这位老人,是个没有家人的人,不然,死了两年没人知道的可能性我不考虑,太小。那么,他成为这样的一个度过晚年的人,原因是什么呢?很可能是因为丁克,或者其他特殊原因。这种情况下,我想,这样的老年人的养老,是谁的责任?你往上想,会想到谁?无论是安照中国特色,还是国际惯例,该谁?如果他晚年是生活在养老院,会是这样吗?
另一种可能性不大的可能,就是老人有儿女,却不能照顾老人。你可以再用象征性语言象征这些儿子一下,说他们不孝顺。想想看,你以为你也可以用什么不费劲的象征来表达孝顺吗?孝顺是要用实际来象征的,老人养老金不够,老人有病看不起,他的儿女在城里混得不象人样,连个车都没有,更没有房子,小孩上不起学,生不起病,或者,干脆,儿女的婚嫁都没有解决,他自己都顾不过来,请问,拿什么去与医院核对孝心?他们能一天让你吸二十五小时的氧气。独生子女好象解决这个问题的,你不要那么多孩子,也就没有那么多负担,但老了,又觉得需要多点孩子了,有关方面,做事之所以顾头不顾脚,却从不损害自己的,你就一个孩子啊,要命啊,往孩子身上砸钱象征爱吧,于是,房价贵得终于人们一个孩子也不想生了。这里,又要生二胎了。
发展这么多年,收了这么多税,要你解决的事,解决了什么呢?
后来我又想,一个老人死了两年没人知道的事,是多大的事,真是个能上新闻的特别大事。与每年在路上,车上出事情死掉的十万以上的人数相比,真的太新闻了。开车的人,还多是年轻人,为什么假模假式的宣传一个无车日,还多有的是人以为这是与他的面子过不去?是年轻人不怕死,老年人格外怕死么?不是,是因为车也是个象征,那些装饰精美的车的背后,是一个光鲜生活的象征,足以让人觉得死不足惜。愿意坐在宝马里哭算啥,死也愿意啊。我看到汽车做广告就烦。因为他们总宣传光鲜的生活,因为买车人给国家贡献了巨额的税,国家却从不用来进行实际有效的道路交通方成的改革,因为那是要花钱的。来得快,不用花掉,有人冒死支持,何乐而不为?养老金花光了没关系,可以推迟五年让他们退休,成本最低的,我们可以宣传孝道,让他们接着多开车,包括有事没事就开车回家看父母,要是在这个路上死了,就更感人了,是第二十五孝,可以感动中,国。
成熟,是对象征的抵制。(米兰.昆德拉。)
作者:laoxu1688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