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万拍卖苏东坡赝品后面有没有鬼?
盛京关捷
《新京报》今天报道,今年9月,上海藏家刘益谦以822.9万美元(约5037万元人民币)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中拍回苏轼《功甫帖》,并计划明年公开展出。但前日媒体报道,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相关研究人员经过鉴定与考证认为这件《功甫帖》是“双钩廓填”的伪本。对此昨日刘益谦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也刚从媒体上得知这事,目前是上博一家之言,如果所有专家都认同,会与苏富比进行交涉甚至退货。据悉,苏富比已经联系刘益谦,承诺找世界一流专家鉴定。
上博的专家鉴定与考证的过程是:对比《安素轩石刻》所收的苏轼《功甫帖》拓本和苏富比的《功甫帖》拍品可见前者书艺水平远远胜于后者。《功甫帖》拓本较好地表现了苏字逆入平出、以藏锋与中锋为主的用笔特点,线条饱满圆厚,且起收、使转等运笔过程交待更为明晰。而《功甫帖》拍品,其用笔居然以偏锋为主,缺乏立体感,这是因为钩摹本本非出于自然书写,故缺少书法审美要素。《功甫帖》钩摹本右下有“世家”一印,翻刻自《安素轩石刻》所收的苏轼《功甫帖》拓本。这本是一枚骑缝章,应与边封接连。同时,清代书画名家翁方纲的书法存世较多,与这张拍品立轴上的翁氏书法差距甚远。此外,这件拍品“苏轼谨奉别功甫奉议”九字之下,留有六方朱印,色泽相同。很难相信跨越百年、经手《功甫帖》的几位藏家使用的印泥是一样的。
上博认为,钩摹本中,除许汉卿鉴藏印为真外,其余明清题跋及鉴藏印皆伪,此属坊间作伪者的惯用伎俩。其制作时间亦可定于道光四年(1820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之间。
虽然刘益谦先生对这幅以5000万之巨拍得的《功甫帖》仍抱有侥幸,但看起来,希望已经很渺茫了。
刘先生的答记者问中有一句话,让我们看到了鬼影幢幢,他说:“苏富比作为知名公司也有自己的鉴定团队,此前作品上拍前也经过他们的鉴定。”
苏富比作为全球古董和艺术品拍卖行的龙哥老大,它的鉴定团队的鉴定水平也应该是全球最顶尖的。那么,它怎么会败在中国清代道光四年(1820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之间的坊间作伪者手里?这太奇怪了,这太像鬼影了。苏富比会这样吗?有两个细节似为佐证,换句话说,从两个视角可以窥见苏富比的鬼影。
一、“据悉,苏富比已经联系刘益谦,承诺找世界一流专家鉴定。”这句话说明,苏富比已经开始准备败阵了,他不再自信了,他已不像具有自我标榜的“全球客户无束缚地观赏伟大的艺术品而引以为傲。”那样的傲气了。世界一流专家不应在苏富比吗?难道苏富比的鉴定团队不是世界一流吗?
二、苏富比巴黎拍卖会在过去几周中受到了来自拉丁美洲的四个国家的严厉抨击,它们指责苏富比拍卖行将非法出口的艺术品进行拍卖。但苏富比却无视来自秘鲁、墨西哥、危地马拉和哥斯达黎加的抗议,依然继续销售这批极具争议性的前哥伦布时期的文物。从这件事看来,苏富比确有过不够光明正大的行为。能够拍卖非法出口的艺术品,也就能够拍卖伪造的苏东坡真迹。这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又何况苏富比是有前科的。拥有一家航运公司的收藏家Diamantis Diamantides是希腊艺术品的最大买家之一。2006年,他通过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拍到了一幅据称是希腊著名画家巴尔德尼斯的油画——《雅典卫城前的静物》。2007年,他又在同一拍卖行以67.01万英镑拍得巴尔德尼斯的《圣母和圣婴》,创造了巴尔德尼斯画作的销售纪录。然而,这两件作品很快被鉴定为赝品。双方为此闹上法庭。2011年11月4日14时,苏富比举行了一场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拍卖会共推出261件珍品,其中乾隆玉玺“八徴耄念之宝”是其中最珍贵的一件拍品,起拍价达60万英镑(近700万元人民币),最后成交价折合人民币4000万元左右。而江苏省文物鉴定专家李路平指出,虽未亲眼目睹那方玉玺,但从朋友拍下的现场图片来看,完全可以断定它只是仿品,价格至多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
结论,集中了世界上最大商业利益的苏富比,不可能是神话,至少在本案中是有鬼影活动的。不信,就试目以待。
作者:韩妙第一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