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李赤先生是谁?估计没几人知道,尤其是画画的。令我敬佩的学者彭德先生,在其《你懂批评吗》一文里,很认真并充满希望地为当代艺术家罗列了古今中外,认为可读的非艺术专业类书籍以及名词、术语等的书目,体现了老一辈学人治学的严谨态度,很值得后辈学习。但美中不足的是,书目中没有《酉阳杂俎》这本笔记体小说,而这本书却真值得艺术家们去看一看。但是,现在画画的艺术家们又有几人读了几本书的?所以,列不列出也就无所谓的了。
古之笔记体小说,无疑是中华文化史上一道另类的风景。诸如《世说新语》、《太平广记》、《梦溪笔谈》、《浮生六记》、《萤窗异草》、《博物志》、《酉阳杂俎》、《笑林广记》等等,大都是看似文人们随随便便的闲散逸笔,籍奇人异事狐仙鬼神之类,以为消闲之作。
无疑,由于太过天方夜谭,亦真亦假难于考究,此类小说被视为文人游戏之举,无伤大雅。正因为如此,也就少了世俗和精神上的束缚,写起来天马行空,字里行间偶尔也会闪现出思想的火花。即如王小波先生论述过的《酉阳杂俎》里勇跳茅厕的李赤先生,便很耐人寻味。
李赤先生是唐朝的诗人,《全唐诗》里还可找到其大作,但却找不到他绘画的行状。如此,古时李赤先生和绘画艺术没有关联,但却和现在的行为艺术脱不了干系,因为他勇于倒插粪桶,无疑是现代的艺术家们所践行的行为艺术之远祖。诗人富于想象是很正常的事,但不管好坏,统统付诸行动 ,且再三再四犯错,也就不怎么好了。李赤先生崇拜李白,所以改名为李赤。但也正因为如此,走到了李白的反面。
据《酉阳杂俎》记载,李赤先生趁人不备,自愿地一头扎入粪桶的大便里,被人救起。但却对人怒目而视,怨人坏了他的好亊,回头再扎。如此再三再四,终于得尝所愿,倒插于粪便上幸福地去了天堂。李赤先生为何如此喜好一头扎入粪便里呢?王小波将之定位为喜好极端体验,但这样解释会有很多人听不明白。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李赤传》里的论述就明了得多了:李赤将入厕倒插粪桶当作了升堂。
话又说回来,我们真的不要笑古时的李赤先生,现代的艺术家们将绘画艺术搞成了李赤式扎粪桶的行为艺术,且喜好人为其大发贺电什么的,还是大有人在的。不信?就看看这一段时间的中国画坛吧,真可谓乐此不疲啊。好吧,既然如此,我也代表广东人民发来贺电(惭愧!我连自己也代表不了,广东人民恕罪),也希望全国各地人民发来贺电,共庆时下中华艺术之繁荣昌盛!
作者:南柯二梦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