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新流不断,浊水方清

文/李不白

 

给灰墙艺术的《新流》年轻艺术家创作联展写学术评论,嗯……, 其实,是很难的。交给这些年轻艺术家的同龄人去写吧,他们都太有个性,彼此是否能看上姑且不论,就算要产生共情也是很不容易的。要是交给老油条的策展人去写,分分钟就往现成的哪门哪派去套,于是这些艺术小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打住打住,您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可既不年轻、资格也不老道的我,又该如何下笔才好呢?所以我很佩服这个联展的策展人,他是怎样地把这股艺术新流汇集到了一起?于是,我试图从这个答案来给自己寻找一条生路。可是,我被告知:“无他,放手留白,让他们自己去造。”那好吧,象我这样从善如流的人,只能跟着这股新流,漂到哪里写到哪里,惟求全身而退,不被洪水带走或是拍毙沙滩。

 

说到拍毙沙滩,近来的很多展览都用了“后浪”这个词,个人觉得这么起名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根源于网络金句,重心是要表达后浪和前浪之间发生的搏命关系;另一层意思是要说明艺术后辈同样浪的起来,而且浪的更high。不管是哪层意思,话里话外妥妥地洋溢着对前辈们的鄙视和嘲讽。所以,我很是喜欢本次联展采用的名称——新流,要强势一些,你就把它解读为崭新的甚至碾压的潮流、流行或是流派;弱弱的,你也可以理解为流量、流向甚至一股不大的但却新鲜的流淌。所有人相安无事,却又各自得意。高,实在是高。

 

此次联展,灰墙艺术限定了九位年轻艺术新锐来参展,他们不分院校,不分流派,不分性别,只按作品的水准和艺术兼容性来彼此搭配、出展。从参展的艺术家和展出的内容来看,这九位艺术小咖也是爱死了这个展览而且拿出了看家的本领。作品的创作风格跨度很大,我们看到了古典的坦培拉油画,看到了流行的插画,看到了堪比莫奈的调色,看到了追赶常玉的稚拙,也看到了以肤塑肌的人体装置,深深体会到了这些年轻人玩艺术时的“独领风骚”和“不择手段”。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评不好,也不好评。我对付他们的方法就是“言简意赅”而“故弄玄虚”,滑不溜手,让他们抓不到把柄。(一些拙见详见后文)不白不才,点评完了艺术小咖们,还能全身而退,幸甚幸甚!

 

总而言之,看多了浑浊的污水,哪怕新鲜进入的只是涓涓细流,也是令人兴奋的,更何况还有灰墙艺术这样具备大局观的机构在给他们疏通渠道,令吾等老气横秋之辈堪堪有了行业涤荡的盼头。

 

 

 2021年1月16日于上海

 

 

参展艺术咖介绍

(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濛婕

 

既非石料,又非金属,这不是雕塑

既有具象,又有维度,这就是雕塑

没有血色,苍白如素

没有分量,轻薄如肤

现实社会,仿佛只有皮囊的美丑被关注

而全然不顾表层下的空洞

思想走入了迷途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1/6542af3001f391b84cb84a51ed354393.jpg

《浮生若梦1》2020年 雕塑  78×45CM


葛 伟

 

近景点彩,中景刀削,远景平铺

堆场般杂乱、邋遢、拥挤堆叠的抹涂

拿近来看,刀劈斧砍、稚拙斑驳,令人夺路而出

回头再望,乡土气息、信仰寓意,尽在景深之处

后生了得,画风独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1/58ba776a3141ad1268574a175abefd4e.jpg

《竺白塔》2017年 布面油画  50×60CM


 JUJU

 

不用讲究构图、光影和配色

不用考虑传承、光大和对抗

仅仅表达眼睛看到的

只为抒发内心感悟的

有些人天生会画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111/716e07caab313c6aac49c18fa2c3b34b.png

《玻璃罐插满了花》2020年 布面油画  50×60CM


刘 瑾

 

她调用了莫奈的溢彩流淌

吸收了马蒂斯的肌理线条

技巧还在奔跑,调色却已飞翔

面和块的处理,好像光打在心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111/9facdc9272c4aa969de51e5dce811c6f.png

《自画像-夏日》2015年 布面油画  69×80CM


石梦霞

 

这是一项很有趣的装置

让观众超脱有限的欣赏距离

用内心的想象去自由解读

它可以是远空卫星拍摄到的地面的文明聚集

也可以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的离散物质

至简的表现

却让表达淋漓尽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111/f96ea843a8d2e861ac2358e4b1eb751c.png

《蔓延》2020年 综合材料  60×50CM


王嘉钰

 

这是向基里柯的致敬

物件、碎片和几何构型

蓝红分割的背景

半只红柚与竖起的高杆

这样的暗喻,令人欢欣

手臂下垂,单指一点

需要你在此出场?

认是不认,都是先定的宿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1/a686a47dcca278cf5a3762833e0f7ec4.jpg

《Presence》2020年 布面油画 80×100CM


吴伟林

 

以都市为主题的画不少

但他

用明彩区别于旁人的灰描

用色块取代了通常的线条

打破原有的规划构造

用重塑勾勒出未来的美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1/0319ce0dcaf3be67c45526ecb3320db1.jpg

《洪流中》2018年 布面丙烯油画 140×120CM


张彦龙

 

中世纪,是油画最不鲜活的表现时期

而现代,是油画颇为骚动的创作年代

为什么还有人用中世纪的沉闷技法来表达当下的思考

更何况还出自一个青年

或许他笔下的,才是真实,而非我们平凡所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1/9acc08f10d38aa62a1534f6a7370bfa5.jpg

《沙发与狗》2020年 布面油画 40×50CM


赵子荷

 

她的插画,很耐看

简单的纸本水彩,却有着繁复的细节

呆萌的冷血爬宠,披上了反差的亮色

明知第一次遇见

却仿佛早已谋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111/c2aa1938fb1d98905d190730b8f5b489.png

《GECKO-1》2017年 纸本水彩 20×27CM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