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仙山风月,行书、白文印
羊大,自然是美好的;真知灼见,必然要给予赞美;艺术品,当然会有美好的体验。但是,由于美的本质,她存在于一切人类的感知思维过程中,或显或隐如同空气充满了这个世界,环绕着每一个个体的人,我们去穷举她的一切变化与表现,无异于自寻烦恼。
幸好我们除了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的办法外,还有哲学的思考能力,具备辨别、归纳、逻辑、辩证、演绎方法。神龙见首不见尾,一鳞半爪虽然是真龙,却不是完整的龙。于是老子有言: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集合所有的现象与表现,也不是真实的全部,更不能触及本质的核心。所谓知见为障,拘泥固执所见所知而不见真理。
在客观与主观的分界,不可等同于唯物与唯心的分野,唯物与唯心是并立的学说,但不是并立的现实。只是两种对现实不同理解认识的知识体系,现实便是现实,是唯一的真实,并不会被观念或哲学二分。
.
.
.
想当然地将主观等同于唯心,是历史以来对心理认知不够造成的误区。当然,我们说的心理,实际是大脑的思维能力,这也是一个明显的认知表述与真实世界的偏差例子了。深入地说,唯心与唯物并不是并立的学说,而是哲学发展的两个阶段,当然他们在出现时间上并没有严格的前后顺序。
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了解过程中,唯物是在对现实世界有更多认知了解后,逐渐建立主导地位的。唯心则是人类对心理或说大脑,对自身或所谓超我的认识障碍误解。嗯,自信心总是容易发展成为自以为是。
心理或说大脑思维,并不是现实世界之外或物质世界之外的存在,确确实实是物质世界的真实存在。即便思维、情感、想象力的空间无限遥远、变幻不定,物质世界中的变幻与无限存在,比脑子里的更多,没有什么可以沾沾自喜的。
.
.
.
美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感知,我们称之为美感。这种美的感受,源于分布在人类感觉器官和大脑中的神经系统,对人体以外的现实事物以及人体本身和思维过程内容本身这些现实事物的感受体验,由神经传导系统和传导物质的变化、刺激、兴奋表现出来。
当人们用感觉器官中的神经系统来看、听、触、嗅、品味各种事物时,神经系统在获得各种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信息的同时,神经系统会对这些信息本身产生不同程度的信息传导活动及刺激表现,其中就有令神经系统兴奋、舒适的体验感受,这就是美感。大脑中的记忆、知识、思维、疑问、判断等等思想,必然伴随同样的神经系统活动,具有产生同样神经兴奋的体验美感。
抛开客观主观的纠结,美感存在于一切感知与思维过程中,在不同的事物感受与思考过程中,习惯的舒适区与新奇的刺激,都能够带来美好的体验。
.
.
.
.
《蟾宫曲·雪》
元·薛昂夫
.
天仙碧玉琼瑶,
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访戴归来,
寻梅懒去,独钓无聊。
.
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
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
你自评跋,
哪个清高,哪个粗豪?
.
.
.
欢迎关注公众号:中流治印,获得免费印章设计。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