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6月28日,时代心象——当代中青年水墨名家邀请展(河北站)将在白洋淀艺术馆举办。此次展览由崔雪涛,郭宏策展,共邀请了32位中青年艺术家参展。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时代环境的改变,人们的审美心理和对绘画的评价标准发生了改变,人们对中国画有了新的思考。虽然强调水墨本身现代表现性的多种可能性是中国画家群体中大多数人所津津乐道的艺术课题,但中国画家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不能仅仅是以拓宽边界式的广度层面探索,而应该探索中国画的深度,以达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参加此次展览有艺术家有周午生、崔强、南方、孙列、张纯彦、唐继强、樊杰颖、黄君辉、范家美、刘珺、安泊金、武羽竞、陈志峰、傅刚、卢龙、姚铸、崔雪涛、萧文亮、李天锁、颜萌、任重志、常潇、陈端、王霞、马麟、王大力、阚传好、董玉飞、郭瑞卿、李夏夏、张超 、蒋非然、杨潇、东野升珍、江晚。
时代心象
文/崔雪涛
上世纪初曾经发生过一次有关于本质主义的哲学论战。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其核心主张是:(1)事物的所有属性区分为本质属性和偶有属性;(2)模态刻画:一个对象的本质属性是它必然具有的属性,其偶有属性是它实际具有但可能不具有的属性。若用可能世界来刻画,一个对象的本质属性是它在所有可能世界中都具有的属性,其偶有属性是它实际具有但在有些可能世界中没有的属性。(3)解释刻画:一个对象的本质属性将派生出该对象的其他属性和外显特征,它是其他特性和特征生成的基础、根据和原因,因而可以依据其本质属性去充分解释和说明其非本质特性。因此,我们所说的时代的心象也可能是基于现实主义描述,也可能是依托感官和经验所生发出来的他者世界。而就反对主义来说,语言不过是一种“差别性的表演”,就其功能而言,是要通过这种人工的符号,把“关系”、“秩序”、“规律”等强加给世界和人类自身。人们常所说的语言与对象的符合,只不过是一种语言符号与其他语言符号之间的符合,亦即与我们的符号系统与心理立场符合而已。由此,我们可以通过两大主义分别的主张,从中找寻并感知到时代心象和个体心象的语言与客体世界的内在联系的关联影射之处。在表象的驱使下,有的倾向于语言的平铺直叙,有的则强调语言的再生功能,有的则关注符号的叠屏效应。此次展览邀请的参展艺术家均出自高校及画院系统,既具备了传统语言的表述能力,又具备时代感知的敏锐度,所以在艺术语言的表述方面,他们更强调对于表象秩序背后的深度挖掘,达到精准输出的内观境界。
时代心象描述的是反映时代背景下的内象暨艺术家们各自的生命体验。不论山水、花鸟、人物;工笔、写意、没骨;架上、观念、装置;笔非蒙养不灵,墨非生活不神。因此,通过展览来呈现和探讨某些当下的创作生态所在是有一定意义的。而这种意义也一直困扰着笔墨造型的推进,当一切语言归零时,质朴的本我才能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此次展览,我们展示了30余位艺术家在各自表达方向上的努力成果,也希望此次活动是交流传递情感的力量源泉,激发越来越多创作者的创作热情,投身于艺术创作的海洋中积极探索。
部分参展作品:
周午生 作品
崔 强 作品
南 方 作品
樊杰颖 作品
陈志峰 作品
陈 端 作品
李天锁 作品
崔雪涛 作品
董玉飞 作品
马 麟 作品
杨 潇 作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