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用心灵绘画作品

  我的绘画之路是从小时候临摹书法开始的,学画如同习武,除了看自身的“料”以外,师承关系和悟性也很重要。以大师为学术上的榜样,我比较喜欢伦勃朗晚年的沧桑;谢洛夫年轻的才华;我的导师中我喜欢杨飞云老师作品中的朴实、厚道、概括的古典美感;朱春林老师独特的清新、和谐、谦卑的绘画气质。我喜欢文学特别是浪漫主义文学、诗学,作品中带有一定的文学性、写意性和表现性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我喜欢这样的写实绘画。在我看来,画什么本身就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因为文学与绘画同样都是心灵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绘画写生和创作不是面对现实做简单的模仿和对图片资料做简单的再现和拼凑。作品之成为作品而不是商品,应该有它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手头的工来体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心灵的追求才是人生价值追求中最核心最本质的。用心灵绘画作品即以安心做学问,谦卑做人!

作者:林建寿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