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姚舜熙并不平庸。他的“红色系列”拒绝了古往今来中国花鸟画的思维定式, 背叛了“庭院”和“盆景”式的轻吟浅唱,放弃了“万紫千红”的妩媚和骨瘦嶙峋的清高,而淋漓尽致地放纵生命的热情。读他的作品,人们脑海中泛起的绝对不是哪位中国画的大师,哪位逍遥深山的隐者,或者哪位高深莫测的哲人。让人更多怀想的,是尼采的酒神,是凡高的向日葵,是康定斯基的热抽象,是雅尼的音乐会,是艾里蒂斯热情洋溢的诗
正因如此,他的作品传达出了一个不仅仅属于他的秘密;立足于开放性生存空间,审视中外文化的多元化格局,从而真正地去感悟生命和艺术。所以,“红色系列”令观赏者所萌生的联想不但不荒诞,反而合理合情,因为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越趋向终极,对文化取向的思维越趋向未来,就越是现出亲近的态势。 中国古代的“全方位”思维取向和现代西方的哲学思想并不悖离。“功夫在诗外”。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应该完成的恰恰是对生命存在的“形而上”的顿悟,而不必去和琐碎的技术进行无始无终的纠缠,姚舜熙深谙这个道理,从而显得大度和大气。
叶卫平(《家园》杂志副主编、著名诗人、作家 )
摘自《欢乐的灵魂拒绝平庸》
作者:叶卫平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