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吴念亲:古代玉器中龙纹的演变(三)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各类艺术形式表现经久不衰的题材之一。以龙的形象作为主题纹饰的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一大类型,其历时之长久,工艺之精巧,形制之繁复,构图之多变,寄寓之丰富,均为其它纹饰所不及。如果说,龙文化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一种凝结,那么作为造型艺术的龙纹玉器,堪称是龙文化的载体。从史前时期到清代,历经数千年的变化,形成了各时代独有的特征。古玉器中的龙纹有一个从简约到繁复,从宗教化向艺术化,从随意性向规范化发展并蔚为多元的发展过程。因此,探讨和研究历代玉器上的龙纹图案,可以使我们了解我国龙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对于古玉器的鉴定和断代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依据。以下对历代龙纹玉器的基本特征作一简单的综合论述。

  四.春秋

  春秋时期冶金技术的发展,铁工具开始运用于制玉工艺之中,此期玉器的工艺水平显著提高。加之奴隶制度的逐步瓦解,文化和艺术领域迎来了繁荣、多元与创新的新时期。此时,玉在贵族社会生活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东西。《礼记•玉藻》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由于儒家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完善,导致了此时成组佩玉之风的盛行,玉龙的制作更是盛况空前,其造型、纹饰和工艺技巧均已大大突破了早期的形制规范,创出了新颖、独特的时代风格。

图1 春秋 龙纹璜形玉饰 山西闻喜县上郭墓地57号墓出土

  受春秋时期诸侯割据的局面影响,这一时期以龙为题材的玉器明显出现了很多变化,艺术风格也大相径庭,这种变化主要由各路诸侯有不同的审美取向和标准要求所造成的。下面介绍几个不同地区出土的春秋龙纹玉器:

图2 春秋 龙形玉佩 山西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1.山西地区 春秋时期属晋国。图1的玉饰是山西闻喜县出土的,属于春秋早期,风格上看还有西周遗风,用单阴线勾出龙的眼睛,双阴刻线勾勒出龙首的纹样,表现的非常抽象。图2的玉龙是山西太原出土的,属于春秋晚期,龙作回首状,弓身,卷尾,器表饰以浮雕的谷纹和蟠虺纹,风格上看已经向战国玉龙演变了。

图3 春秋 双龙首玉璜 山东省沂水县刘家店子1号墓出土

  2.山东地区 春秋时期属齐鲁地区。图3的玉璜出土于山东省沂水县,对称的龙首向外,龙身结合为一体,用双阴刻线勾勒出纹样图案,基本纹样元素为“S”型图案构成。

图4 春秋 龙纹盾形玉佩 陕西省凤翔县出土

  3.陕西地区 春秋时期属于秦国。图4的玉佩出土于陕西省凤翔县,年代大约在春秋中晚期,整器用单阴线勾勒出上下两个龙首纹样,基本纹样元素为“几何”型。

图5 春秋 双龙首玉璜 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黄季佗父墓出土

  4.河南地区 图5的玉璜出土于河南省光山县,春秋时期属于弦国,年代属于春秋中晚期,两端各饰以张口的龙首,体相连,通身饰鸟兽纹。

图6 春秋 双龙首玉璜 江苏省吴县通安严山王陵出土

  5.江苏地区 春秋时期属于吴国。图6的玉璜出土于江苏吴县,风格上是春秋晚期,两端各饰张口卷唇的龙首,龙体相连饰以浅浮雕的三组龙首纹。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