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逍遥游是庄子首篇。阐明他的人生哲学和处世的艺术。
庄子生逢乱世,英雄蓬起,征战杀伐,陷百姓于水火深渊。儒徒们摇唇鼓舌,奔走游说于侯王之间,以求利禄。充当军师、智囊、鹰犬、走狗、爪牙、帐僚,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唯庄子远离暴力循环的圈子。织屦陋巷,独钓濮水,不为王公大臣所用,却深切思考着人类终极的命运。写出关怀世间众生的《逍遥游》,给人们指出自我解放之路。人人可以自我拯救,摆脱肉体和精神被强权势力的压迫和奴役,维护着人生的独立尊严和自由的人格精神。他的伟大人格,为万世景钦,如日月行空,使宇宙充满人性的光辉。
一
潜腾蜕变,鲲化为鹏,是自我束缚的挣脱,创造自身的新境界。
一只甲虫,一只螳螂,一只蚱蜢,都在不断的蜕变中长成自己。
不能自我蜕变的,永远是爬虫。
鲲鹏生于北海,迁徙于南溟,是对生存环境的超越。
人生逍遥,并不否定主观的努力。是不断挣脱自身和外部的束缚,直到最终无所依待,与大化同游。这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坳堂之水,以芥子为舟,放个杯子便胶住了,是舟大水浅的缘故。
没有积厚的风,不待其时,鲲鹏之翼再大,也无力鼓动。
事物的成功,除了自身,还赖于外部的条件。
生命是环境的产物。
鲲本小鱼,其大不知几千里也,能养成如此大,因为生长在北海。
要是养在池里,塘里,坑里,缸里,盆里,碗里呢?
松子虽小,在泰山顶上,长成拂云戴日的泰山松。
养在盆里,顶多是株盆景。
环境对于成长的重要,形成了识见的和知域的差别。
然而北溟之海和无极的宇宙比起来,不也如坳堂中覆杯之水么?鲲鹏亦如小小蚊蚋矣……
生各有涯,有大年小年;知有所囿,有大知小知;行有所适,故鹏飞天池,鹌翔蓬蒿。
此大小之辨,只有相对意义。因大有更大,小有更小。如同大小官宰,各称其分,亦各囿其境。以此自视,沾沾自喜,亦如斥鹌之见矣。
鲲鹏图南,引起斥鹌的嘲笑。
有知之物皆以自是为成心,以成心为标准,来衡量外物的行为。
小知不及大知,不知鲲鹏何以图南;
大知也不及小知,不知斥鹌于蓬蒿之乐趣。
人谓天色苍苍,目之所见,却非天之正色。人只能见其所见,所以人囿于自见。
见量有涯,穷于不见;大不能及,小不能至,故有长视短见,难逃自己的视野,各为己囿。
宋荣子能定乎内心与外物的区别,分辩荣辱的界线,故誉毁不辩,宠辱不惊。仅此而已,仍无建树。行无过人之处,故不足道。
列子能御风而行,是有建树了,非常人所能,但他还有对时风的依待。他失去了风,便如常人,甚而不如常人。
一个人获得时势的依待,取得最高权力,胡说八道,皆成圣谕。
一旦失势,呜呼哀哉,狗屁依然狗屁。
识人之真,须待剥去他的依待,方见真本领,真本色。
庄子提出“名”、“实”说。
名为实之宾,名只是替代的符号,非为实之质。
而我们往往把名当实,多被“名”骗。
山到有名必然高,高山是实,其名是宾,宾是实的影子。
真正的高山,你称它为丘,矮的了么?
美女不怕人说丑。
越有真才实学的人,越耻于去争空名。
争名者多乏实。空有其名者,只能以欺德行世。
我们不仅被“名”骗,也易被“名”污。
给你扣上一顶帽子。你是人,说你不是人,你就不是人了,人也不把你当人了。
这是权力者横行无忌的荒诞。
水为盗泉,渴死也不饮;
御赐鸩酒,毒死也要喝;
行看路标,决定行止;
人被口号弄得发疯。
对于语言的骗术,人真的比猴子聪明么?
庄子名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知行之所止,为至人;
知行之所适,为神人;
知行之所当,为圣人;
至人知止,不违外物,故无己。
神人知变,顺而不助,故无功。
圣人知是,不待名立,故无名。
张扬自我,炫耀事功,炒作名声,皆做伪之术,为真人所不取。
二
小鸟巢林,只占一枝,何必称森林之王?
偃鼠饮河,只满一腹,何必为大河之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真的就是王的了么?
欺世之谈,上了教科书,万口做马屁颂,滑天下之大稽。
饮河巢枝之喻,应写进小学教科书,尤应成为当官的座右铭。
人生之需并不太多,只是贪欲之心,没有底止,皆源于争名之妄。
不“越俎代庖”?是庄子的千古名言。
人各安其分,管好自己的事情。
而我们偏多代庖者,总是管别人的事情太多。不应他管的,他强管,硬管。
自做人主,管天下众人,管世界人民,管万古千秋。
管百姓思想,管个人隐私,管你可否生,管你怎样死。生不由己,管你的祖宗三代;死不由己,不叫你“入土为安”。以深谋远虑酿造着现实的灾难。
这些代庖者,得了狂妄症,扰民乱民,祸国殃民,偏偏自以为有着神圣的使命。
三
肩吾扛着自己的脑袋,便以为据有了真知。不信楚狂人,接舆之言。
哪知天下真理,往往被狂人据有,因据有而生狂,狂是对思想禁锢的突破。
庄子思想开放,相信有“神人”存在,他嘲笑肩吾之智如盲聋。
如果当时有人预言,将来人类可以步月升天,视听千里,一定被当做“神话”,视为诳言。然这些今人都做到了,皆是凡人,并非神仙。
庄子之“神人”,只是明道之人,掌握了自然规律的人。
什么是神明?
神明是自然力的显现。是自然规律在起作用,明确无误的证实着天道之所为。
做为对真理的检验,能通“神”的即谓明。
神是什么?神是自然力,是道的功能。蕴含着生生不息造化万有的力量。万物生命力的显现就是“神”。
观道明理,察几识微,见微知著,可预测,可前知,可应验,可证实。
神是道之显,存在于万物。是物之魂,质之真,精之灵,日之光,月之华,水之滋,火之焰,玉之润。少女之意态,壮士之英气,画品之格调,书者之灵迹。万物无神不传情,无神不达意。有神则活,失神则死。神是阳刚阴柔不测之变化,神是是信期必至大道轮回之规律。谁驾驭了自然力,谁就成了“神”。
神不是气功,不是巫术,不是魔法。神道不可设,“设神道以教民”只是愚民的骗术。
神人不可造,不凭神力,不仗心术,不依赖权谋智巧,只是远离是非,秉天地之正气,乘大化以遨游的人。
宋人的殷冠再珍贵,越人断发纹身用不着。
尧治理的天下再好,姑射之山,方外隐士用不着。
对于功名帽,弃而不用,脑袋没有桎梏,思想自由,才能和天地精神往来。
器用在人,决定于人的器识。
同一葫芦,可被击碎,视为垃圾;可制成腰舟,遨游于江湖。
同一块泥土,可做土坯,可做砖瓦,可制陶器,可塑造珍贵的工艺品。
用于庙堂为神器,用于便具为夜壶。
四
跳梁者,多落机辟;玩人者,多被人玩;愚民者,多被民愚;
智谋者的结果多愚蠢,是历史一再证明了的。
物之为用在器识,一物皆可多用,无用有用皆可用,无有无用不可为用者,在善于用,如何成大用。
结曰
逍遥游,只说明,大鹏的起飞,水击三千里的壮举,
没说它双翅已衰惫,再思雄飞只能是垂死挣扎了。
世上无有永远的胜利者。
不知随风裹挟而高上九天的鱼鳖们会怎么样?
不知那高歌“暴风雨来的更猛些罢”的海燕们会怎么样?
不知“日出”的歌者怎样看待他的“落日”?
不知那浴火的凤凰如何变成没毛的烧鸡?
坚强的堡垒,如聋子放炮,灰飞尘散……
有的梦醒,有的依然在梦中,有的活在梦里,有的死在梦里。
蜩鸠们,依然在嘲笑大鹏,
志士们依然在梦想着鹏飞……
人是裸虫,无有羽毛,却能做飞天之梦。
要想凭空而遨翔,只有依赖精神的翅膀了。
挣脱自我的束缚,由鲲化为鹏;
挣脱环境的束缚,起于北溟飞向南溟;
打破知域的束缚,不效斥鹌之见;
打破功名的束缚,弃章甫之殷冠;
打破价值观之束缚,以无用为大用;
打破外物的束缚,一无所待;
一无所待即无不可待;以无为用,即无物不可用。
万物可为凭借,便走入物我两忘之境
不违道,不忤人,两行无碍,乘化逍遥,永恒于宇宙精神。
作者:老庄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