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澄怀味象 得意忘象

  颉皇造书契,代结绳,动天地,泣鬼神。自时阙后,迭代沿革,岂不盛哉!殷商之甲骨,两周之钟鼎,周秦之石鼓,此统名而为大篆者,皆类物象形。至于斯造小篆,象形趋减,字形颀长,一同天下,影响广被。殆及隶书肇始于民间,去古文之象形,而创横直之笔画,成横撑扁方之体势,遂开今文字之时代。至若草行楷,成于汉末魏晋,士夫文人,雅有好尚,或披文鉴著,或唇齿常黑,书艺遂由自发而为自觉。后之朝代,历晋唐宋元明清而至于民国,巨匠频出,佳作纷呈。书艺之辉煌昭彰于青史,实乃中华艺术精神之独具者也。

  书者法象,立象以尽意。澄怀味象,得意而忘象。

  先人仰观宇宙,俯察品类,神思妙悟,故其法象于自然,得阴阳交感之神髓,而立书之形势。形势既生,法度因之。横平竖直,纵横牵掣,曲直向背,钩环盘纡,皆依法度。后世书家,法象于自然,又无间临池,故能心手相应,博涉专攻,熔铸诸体,以至于殊美交臻,笔法精熟,形完体备。昔伯英擅草,池水尽墨:元常楷法,捶胸顿足:而右军则遍访名碑,尤于钟张用功。此皆殚精竭思者,以得书之妙道。故知书者法象,澄怀而味象。至若薄解草书,粗传隶法,心手相乖,法不备,形不立,而以书名自况,岂非自欺欺世哉?亦可一笑也。

  然象乃后天,书之用也。意乃先天,书之本也。扬子云言:“书,心画也。”蔡伯喈言:“书者,散也。”钟元常言:“流美者,人也。”此三贤皆以书意为先,何取形似?故知书须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象。右军兰亭兴集,思逸神超。暮春三月,茂林修竹,举觞赋诗,得雅集之乐也。殆至于杯盘狼藉,兴尽悲来,怎不起老之将至之浩叹?故《兰亭》名迹,号为天下第一。唐之鲁公,骨鲠忠烈,忠心昭日月,雄视百代。然其临季明之柩,黑发已逝,白发犹在,悲从中来,愤不可抑,提笔哀悼,笔走龙蛇。当此之时,鲁公何曾顾及形迹?情之所至,皆以意行,故《祭侄季明文稿》天下第二。宋之东坡,被贬黄州,值寒食冷雨,破灶湿苇,凄楚难言。援笔作寒食诗,尽抒胸中块垒,书于是无意于佳乃佳尔,此天下第三行书也。故知情动形言,皆以书意为归。至若情违势屈,徒具形似,呆若木鸡,其为算子奴书不亦宜乎? 

作者:秦金根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