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线相与骨法

  雕塑作为名词,指空间中的造形造物。作为动词,雕则有所刻损,塑则有所增益。如此损益使物形达至完美,正是雕塑的使命。

  物之形体,辗转凹凸,千变万化,其内涵在于骨骼的运动。中国传统艺术以点画描绘对象的形体,揭示对象的内蕴,并带出点画的韵律与情绪。南齐谢赫提出“骨法用笔”,就是要求笔法在造型过程中,发挥作为一切形体的骨骼的作用。这种笔法同样可以化作观察的方法、体验的方法、线的方法,来把握形体内在的骨骼。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骨气”,他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这个“骨气”,既指形体的可见的骨架,又指物形的可察的气韵。

  雕塑系第三工作室的“线相”实验教学已告一段落。我的理解,其“线相”所强调的正是雕塑的观察与表现上的“骨法用笔”。一方面诱导同学以线来把握形体的骨骼,另一方面研究这种骨骼的气韵变化。这个实验教学在引导同学认识中国笔、线的要义之时,来认识雕塑造型的本质,在研究性的层面上培养一种造型的方法与识力。张彦远还指出:“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要使骨架与气韵俱能到位,既要有意立意,又要让这种意涵融在骨气的研磨之中。正如这本《品物》册子所表达的,这种思想贯彻于教学的始终。

  我想:这般教学的内涵,非在海外跌打十数年者,不能有此番见解。尤为可贵者,永刚兄还为每个同学书写了极认真的点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引为思考和提倡的。

2013年5月3日

作者:许江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