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水墨出格与谢海出阁

  我对谢海个人的绘画作品展,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因为谢海凭借个人的水墨魅力,已“出阁”成风流人物了,早就不是什么待字闺阁的少年派了。如果说有意外的话,那就是他的精力和创作欲惊人。

  估计大家也都知道,谢海作为《美术报》的“原老”之一,常常是在忙完了报社的本职工作,还有就是每年几十场高规格的美术策划活动以及专栏文章、主持各大名家的作品研讨会等,这些劳什子,都要谢海亲自出马的,别人也代替不了。然后才静下心来,调养水墨。

  谢海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忙。据我所知,谢海的工作日程,几乎都是前一年就排定好了的。当然,忙,是挡不住谢海水墨创作的热情的。事实上,谢海也喜欢画,又勤于思考,常常发别人未发之言。在看了谢海的新作之后,觉得这位才子,实太会画了。然而,让我吃惊的仍然是他旺盛的创作精力。

  关注谢海,就是关注当下水墨的新动向,这是美术圈似乎早已默契的共识。而谢海思索的则是中国水墨艺术的可持续和可能性。这次在湖南,由藏福美术馆馆长李创策展的“水墨在出格”谢海作品展,就是谢海近些年来在水墨方面探求“出格”的集中展现。

  关注谢海,不难发现,谢海一直在中国水墨画再创造、再生性上寻寻觅觅。从早期的折技花、瓶花,再到近年的抽象水墨,每一次都能给人不一样、记得住、有看头的水墨气质。

  关注谢海,其实观众、收藏家是最有发言权的。来听听他们怎说:

  朱红元(上海收藏家):“谢海的画我一直喜欢,人又聪明,画自家的画,很有自己的想法”。

  沈嘉禄(新民周刊执行主笔、收藏家):“谢海画得不错、画得好!水墨味浓,文人风骨犹在耳。”

  徐一舟(收藏家):“谢海的画,不落窠臼,看似随意,实是有出处的。我很喜欢他在不经意时留下的那些笔触,特有气势。”

  冯之林(书画爱好者):“谢海最大的成就,就是不随大流。折枝花、瓶花、抽象都是如此;有个性,有特点,挂在哪人家都能把它找出来,这就是成功。”

  谢海这次画展的主题我认为还是比较契合谢海当下的水墨语言的。出格,不一直是谢海追求的境遇么!出格,也应是一切艺术家追求的格调,只有格格不入,艺术才不会落入俗套。出格,其实这何尝不是谢海的“出阁”!引申讲,就是谢海的画出阁了,自立门户了,独唱了。独唱,其实无论是通俗、民族、美声谢海一直在独唱。诗曰:

  水墨出格无格式, 落笔曾访齐白石。 海画花花花似海, 赏画吃惊勿打嗝。

  2013年6月6日 仲敬干 于办公室

作者:仲敬干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