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无关岁月 序言

  中国写意画创作,就是画家用笔墨抒写性灵吐露心迹的过程。欣赏晓毅先生画作,可以体会到这种性灵之气涌动的快感。

  吴晓毅追随秦天柱先生近三十年,刻苦研习中国花鸟画的演进轨迹,求索传统的笔墨精神以及紧随时代的构成意识。历经岁月磨砺,现在我们回望他的作品,可以达成这样的共识:晓毅先生的绘画作品血统纯正,个人风貌凸显。特别关注他近些年的艺术成就,仿佛是羽化成蝶般的蜕变,晓毅先生凭着才情和实践,寻找到了自己的绘画语境,皈依了中国写意画的主流和正脉,成为师承传统和勇于创新的成功典范。

  前不久,收到一本刊有晓毅先生水墨山水作品的美术专辑,虽然先前观赏过他的山水写生稿和部分作品,也领略过他情之所至、率性而为、笔随心动的创作过程,但依然感慨良多,晓毅先生将花鸟、山水的创作精髓熔于一炉,激情与学养溢出画外,这些水墨淋漓的画作,不仅源于他写生时的触景生情,也不止于创作时的境由心造,而是充分领悟中国画写意思想之后,产生的真元之气,进入的大化之境,是与天地相连的精神意象。著名美术评论家罗缋沅先生为其所撰《走近地平线》一文,正是对此更加专业形象的论述。

  今年天热得迟,无意间听说,素有艺术品投资风向标之称的【岁月画廊】要为晓毅先生举办画展,猛然间,一首名为《岁月》的诗与晓毅先生的《老墙》,画面相互叠印着浮现在我眼前:我寻找着,不停地寻找着,在老树的枯枝间,在磨损的石阶上,在剥落的断壁里,寻找逝去的岁月……

  难道诗人和画家都是想告诉我们:岁月是从墙上流过的光影,光影是无关岁月的足音。

  壬辰七夕后三日于漏月亭

作者:梁合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