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画的绘画语言是笔墨。以笔求形,用墨取色。笔墨的结合彰显着不同的审美内涵,从浓淡干湿的不同墨法到点线中松、紧、快、慢、虚实的笔法,从而达到抒情达意的效果。笔墨合为一体也可称之为“写”字尽之,因而称中国画为“写意”。“写”为书法,画法则应研习书法的规律,即书画同源。
传统绘画的写实到写意,体现着笔墨的发展,更又发展了不求形似求神韵的高深理论,即不求形似又不离形似,似与不似之间的抽象神韵为上品。无疑,要完成写意,没有笔墨成空谈,章法屡改,笔墨不移,不移者精神。
中国画的绘画内涵是意境,常说“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立意要清新而自然,意境贵清新,贵深远,平淡中寓奇。治印中是“分朱布白”,作画则“计白当黑”就是所谓“无墨处求画”。要完成美的意境,章法则为主魂。
取与舍,松与紧,祥与略,虚与实,最为重要,简而言之是虚实关系。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中的实要大实,实中的虚要大虚,知法知理,使其章法谨严而别致,达到意境的体现。
如果笔墨是“写”意境是“意”那么写意的目的就是要达到离象而求的境界。如此境界,要经过从“胸有成竹”又到“胸无成竹”从“生戏熟唱”又到“熟戏生唱”的过程,运用笔墨的结合,意境的深远,取法自然,形神兼备,这大概是中国画的写意,应不断求索的道路。
作者:王可大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