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我眼中的英才。老相识,老朋友,忘年交忻东旺。不幸罹患绝症,英年早逝。噩耗传来,令人震惊。才51岁,正是才华横溢,飞黄腾达,艺术事业有成之时,鲜活的生命却嘎然而止,不能不为之感叹,遗憾,扼腕,痛惜。我以沉痛的心情,向著名的油画家,我的老友忻东旺的离去,表示哀悼。向其家属我的学生张宏芳和一双儿女,表示诚挚的慰问,万望节哀保重。
眼中英才
我与忻东旺相识于1990年。说来话长,我原是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写作教师,因擅画写意花鸟,1988年应邀赴日画展获得成功。回国后,校长陶本一把我调入艺术教研室,参与协助创建艺术系。当时,教研室只有刚从山大艺术系毕业的几位青年教师,石磊,金小民,王莹,赵亭人。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我先推荐张德录和校长认识。经过一番筹备,1990年山西师范大学艺术系建成招生。张德录担任主任。就在这时,忻东旺带着大同幼师毕业的学生前来报考。顺便也把他的画照拿给我们看。不看不知道,一看便惊喜万分。精湛的技艺,独到的构思,不论国画,油画,个性鲜明,不同凡响。我们非常赏识。一致认为忻东旺前途无限,潜力巨大。我与张德录都同意把忻东旺调到艺术系任教。忻东旺成了我眼中的英才。我不至一次的向校长推荐,强力要求把忻东旺调到艺术系。但,由于他是专科毕业(晋中师专),几经周折,最终才如愿一赏。忻东旺到艺术系代课后,业精于勤,深受学生的欢迎和赞扬。并且还业余创作了不少精美画作。
忘年之交
不期而遇起初,学校设备简陋,条件较差。忻东旺只能被安排在教学楼地下室住宿,是宿舍,也是工作室。但,他不嫌,任劳任怨,积极工作。东旺他人憨厚,为人诚挚,待人宽厚,乐于助人。日久,我们便相处甚密,无话不说,成了忘年之交。1991年,新世界出版社要为我出画集了。忻东旺闻风而动,又为我选画,又为我画作拍照,忙得不亦乐乎。叫人感动。1995年,我调往太原,担任了山西教育学院艺术系主任,东旺他去了北京进修,后来又到了天津美院进修任教,而后,又幸运地调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副教授。这以后,我们见面就不很容易了。但,彼此的信息还是了解的。对于他的进步,他所取得的成就,由衷感到高兴,亦表示过欢庆和祝贺。
2009年,机缘巧合,我因应邀赴美画展;东旺应邀赴美进行艺术交流和艺术考察,我们自临汾一别,15年后,不期而遇,却在异国他乡久别重逢了。自是欣喜非常。我也难得有机会与东旺一家游览参观了尼亚加拉大瀑布,纽约大都会,费城博物馆,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现代艺术馆和国会大厦,林肯纪念堂。返回纽约,又为我造像。高兴的我当即赋诗一首:
异国逢故交
平阳故地共春秋,
别后重逢在美洲。
天赋造型成我影,
神来妙笔誉全球。
忻东旺是我国当代新写实油画的优秀代表人物,他对油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画有东方韵味,富民族精神,文化底蕴浓厚,风格鲜明,举世无双。正当他踌躇满志,信心百倍,驰骋画坛,为攀登艺术高峰而积极努力奋斗时,病魔却夺走了他宝贵的生命,实在令人万分痛惜。叫人一时接受不了。
忻东旺的去世,是对我国艺术事业发展的重大损失。
忻东旺一路走好。
挽联:艺名留千古 赞赏
忠魂上九霄 痛惜
杨吉魁 2014年1月12日
作者:杨吉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