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人们赞美雪,歌唱雪,因为它的纯净、圣洁、似处子,如修女。我也常常为之歌唱和礼赞,它在我的诗境中常常化为风情万种的情人,与之促膝交谈,与之“酥手对酌”,与之翩翩起舞。然而,我对残雪的认识是从唐人的两首同名异境的《竹下残雪》诗中有所觉悟,如“夜来解冻风虽急,不向寒城减一分”(罗隐),“已能依此地,终不傍瑶琴”。(丘为)。在诗人的心灵中,残雪被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性格与品质。
今年仲春,我有约作长白山游,使我对残雪的感受又有了新的认识。据同行者讲,今年冬天长白山区的雪非常的大,少则盈米,多则过丈,构成了千里白山“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美境。可是,当我来到长白山时,这种美丽已荡然无存了,仅在山坳中的阴坡处还有一堆一块的如同烂絮一样的残雪,它的全部生命已化为涧谷溪流,滋润着一片片或白或黄的冰凌花,和那一撮撮黄茸茸的春柳,还有那些无名的小草。这时的白雪已没有了她昔日的洁白如玉的容颜,已凋零成饱经沧桑尘垢满面老妪。然而她的生命全部已经化为春天万物新萌的美丽气息,轮回为自然万物的复苏与再生,它生命的全部使命全然为了润泽万物,滋养它类,所以它是无私的、无欲的、亦是博爱的。在我的心中它已经被升华为具有佛陀般的慈悲、义士般的无畏、君子般的坦然。可歌可泣残雪也。
残雪,我不敢说已经读懂了您,只是谈一点自己的粗浅感受,其中所蕴涵的哲理恐怕不是我能说明白的,因为任何一种物象的全部生命过程,一旦引入了哲学的思考总是会被提升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得高度与深度。
残雪啊!您对于我,永远充满首魅力,吸引着我去思考,思考生命中最真实意义的道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