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名家集评——石云

  ◆诗有意趣,字无俗格。

  姚奠中百岁

  ◆白云白石觅诗心,竹色森青石抱云。泉石云处风物好,化为诗句有清芬。——题《石云诗草》

 九七弟田遨(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

  ◆石云任建国君,聪慧好学,雅爱传统文化,且多有创见。又善诗及书法创作,其诗意境清雅,格调颇高;书笔古拙自然,无习气,若能长期不舍,必大有可观焉。

  九十四翁张颔记(著名学者、古文字学家、书法家)

  ◆晋阳石云任建国先生,为人质朴率真,风度儒雅。今观其所书自作诗文,文情交融,雅静真淳;其书遒润平和、意趣洒脱,足见用功之勤。遂题数语如上。

  霍松林于长安时年九十又二(著名学者、古典文学大家、书法家)

  ◆读石云先生诗,意在晋唐之间。有古意而无今人俗笔,足为难得。夫诗者性灵之外宣也。身处俗世而出尘不染,举世几人能到?今予得此古音,实称大喜,真空谷之音也。草草数语,略抒鄙意,望见之者勿笑。

  冯其庸九十又一于六梅草庐(著名学者、国学大家、书画家)

  ◆石云先生惠寄《石云诗草》《石云诗书》二书索题。石云原名任建国,清除孟封人,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与我产自同县,出于同校,复为诗书同道。论年齿,任君小我二十岁,诗却过我二十倍。今择其《山居》一首相酬云:同道复同乡,荆篱门带桩。

  曾嗟东灌犊,岂信远芝香。欲染三分俗,生无百曲肠。天涯一远近,老眼不迷茫。

  殷宪(著名学者、书法家)

  ◆近日寓目者,有友人所赠任建国先生的《石云诗草》,吟味再三,不禁击节,愿意向同好推荐。建国先生的山水诗颇多可圈可点之处,最突出的是风格的清新脱俗,饶有古贤山林气,实属难得。建国先生的创作之令人可喜,不敢说超越,但有其独到的风韵,称得上继承前贤,踵事增华,确乎难能可贵。

  降大任(著名学者、历史学家)

  ◆云石任建国先生的诗作,以我猜测,走的是王摩诘的路子,徜徉于山水之间,寻觅于造化之外,追求的是字句的平实,意境的高远,山林间的情趣与禅意。说是诗中有禅意,当不为过誉。

  韩石山(著名学者、作家)

  ◆披览建国君的《石云诗草》,颇见佳句养眼,如“滴滴敲泪眼”“月满去耕山”“万顷黄花涌眼来”“水汀满目着红秋”,其“敲”“满”“耕”“涌”“着”皆锻炼诗眼,近晚唐意境,而“唤取鲲鹏画大弧”有干云气象。至于“澄湛无城府,曲弯有耿肠。云山抬眼望,道气漫苍茫。”数句,更见胸襟风骨。因思当今红尘万丈迷人目,几个耽云醉石人?怀幽思作韵梦,觅诗意之栖居,洵非凡士也。小缀数语,聊申赞叹之情耳。

  梁归智(著名学者、红学家)

  ◆书如其人,石云任建国先生应该属于仁者静类型的文人雅士。他的书法与当代专业书法家比更多了几份儒雅,更多了几份文气,也多了几份静穆。其笔致之清新、线条之洁净显然有其出处,在情调上他是接近现代名家丰子恺先生的。其书法令人着迷处当然还是其书卷之气,这种气息源自于他的诗人气质,可谓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石云先生的诗是直追唐人的。我们看一下他诗作的标题便可感知一二,《小园即景》《山事》《山居》《山中早行》《夜月》《田家》《咏马鸣山》等等,诗人的视野,与千载之上的唐人惊人的相似,情怀与唐人惊人的相通,意韵与唐人惊人的一致。难怪冯其庸先生言“石云先生诗,意在晋唐之间”,这其中不乏鼓励的意思在,但就其选材论,诗人无疑与唐人是相合的。

  杨吉平(著名评论家、书法家)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