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陶情寄意砚池春,无私有品自通神。华吐玉毫歌盛世,文扬正气净俗尘。”茹桂的书法以其“纵横多变,飘逸烂漫”的格调与“浓郁典雅”的书卷气享誉中国书坛。
茹桂,我国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1936年生于古城西安,1953年毕业于西北艺术学院美术科,1956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61年至今一直执教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中国书协学术委员、陕西省书协名誉主席、西安美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茹桂真、草、隶、篆皆工,尤以行草书见长。下面精选其行草书联句“袈裟清客梦,诗画故人情”进行赏析。
笔力雄强,气韵生动。
无论是何种风格的书法,大都以力为后盾,离开笔力,整幅作品就会显得毫无生气。王僧虔说:“古今既异,无以辨其优劣,唯见笔力之惊绝耳。”茹桂的书法极富笔力,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其深得“二王”和米芾等历代行草书大家笔法,用笔刚劲有力,雄里藏秀。尤其对笔锋运动的方向以及变化有极强的控制能力。不仅“袈”“裟”“诗”等字的钩柔中带刚,而且联句中每个字的每一笔都让人感到一种很强的笔力。整幅作品字体活泼飞动,有骨有气。古人论书曰:“书法之创作,用笔沉着、结实、桀骜英挺为刚劲之力;用笔活泼、凝练,筋骨内含、圆转研润为柔和之力。”茹桂的书法两者兼而有之。
参合绘画技法,纵横多变。
茹桂不仅是书法大家,而且是绘画高手,20世纪80年代末他曾在日本举办个人书画展。由于他的书法参合绘画技法,所以茹桂对书法构成的理解更进一层。他借助绘画的疏与密、开与阖、均衡与呼应、节奏与韵律等表现力,把书法点、画、线与墨块看成是一种视觉的对比关系。为了对比效果,打散字形,从整体上考虑点线穿插疏密的价值。
茹桂创作的这幅书法作品,写来自然随意、纵横多变,或逆、或顺、或伸、或侧,大都中锋行笔,有方有圆、有轻有重、忽疾忽徐、时涩时畅,飞动中显峭丽,奇崛中见平和。
言之不尽的味外之味。
“味外之味”一般是指书法气韵,或“余味”“意味”“意趣”“意境”等,五代荆浩在《笔法论》中说:“气者,心随笔运,取像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气韵生动的先决条件是书者自身之雅,茹桂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型书法家,多年来他先后担任古典文学选读、艺术概论、美术评论、书法史论以及书法美学等课程的教育工作,坚持奉行“法由古授,美自我成”的艺术宗旨,在不断学习与吸收传统书法艺术精髓的同时,广泛采撷当代中外艺术精华,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情与个性,其著作颇丰。静静观赏茹桂的书法作品,似乎能感受到书家把书画作为贴心老友的忠义情怀,这种笔外之意,带给观赏者的不仅是情感上的释然,而且是理智上的启迪。
作者:纪怀昌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