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豪情一挥

  天天赏字,眼下让人坪然心动的东西实在不多。而曾来德的近作却让我痛快淋漓,兴奋之后尚可三思。

  观赏艺术品是见仁见智的精神活动,书法家往往往不喜欢理论家对自己的作品作纯理性的分析。说真的,许多艺术家的作品是突破理性的产物,是规矩尺度之外的大坎块文章,褒贬不可轻率为辞。

  曾来德的书画作品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充分展示,是真情而不是矫饰,是眼中造化的放肆表现。作者不是从艺术学艺术,也不是从传统中找传统,而是在寻找自我,展示自我,在自我和造化中找到了一座桥梁,而后一气呵成之地冲过去。

  来德天生是个不守规矩的人,具备着一个艺术家家最可贵的素质,在形式上,他“不依成法”而与古人“朱蓝共妍”;在风格上,他“自我作古”而与前贤“了不相似”。

  来德很幸运地在北部中国生活了二十余年,感受过大漠落日、黄河狂涛,太熟悉月照古长城和云飞风起、白草黄沙的图画。多情的来德很容易接受这一切。茫茫大戈壁深埋着民族的智慧,是陶冶天才的地方,确切地说,那是一片哲学的领地。

  生存环境和与生俱来的悟性使来德勇敢而轻松地从古法中走出,像那些镌刻墓志的石匠,没有因袭的重负,敢于大胆地消解汉字的固定结构,突破传统审美定势,章法行气之外还能想到色彩、材料、构图,把书法还原到大自然里去了。来德的书法充满个性的张力,带有挑战性。他谁都不祟拜。一枝柔毫在手直抒自己的直率、敏感、才情和勇气,是在痛痛快快地写自己。他的《狂人日记》实际上是他的艺术观的宣言。

  来德的聪明在于态肆狂放中见文化根底和学识素养,这使人想起明代那位咏《青天歌》的徐文长。徐氏不附不阿的个性表现在他用笔上,那动荡不安的线条常常是他奇妙的感情和悲观际遇的写照。他的巨大痛苦在艺术中得到了坦白的宣泄。他坦诚,不假虚饰,而又能明白地直抒很高见地,这是因为他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和学问,一泄心曲,毫无阻隔。在艺术上不苟合取容,不从俗沉浮的人是很不容易的,但在这中间能见到深厚的学识修养、文化根底的人则太少了。来德便可两者兼得。

  来德对一部中国书学史谙熟了悟,并能纵横裨阖予以运用,你研究一下他的字,便不难发现他从民间书法,诸如墓志石刻上吸收不少东西,他的视野相当广阔,我怀疑他连“打气补胎”之类的招牌都不会放过,他说,他的书作是他生活的心得。很难设想一个没有生活情调的人能写出什么好字来,来德对生活始终满怀真诚与激情。

  摇滚乐手狂击架子鼓高唱:“每个人都曾渴望成为飞行的鸟,在天空和太阳之间穿行。飞过那无穷的漫漫荒野,自扫地在大地上空徜徉……来吃一口梦做的晚餐,把世界放在胃里化成血。”;“这很像来德写字时的心态。

作者:程大利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