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晚清宫廷削减开支遣散工匠 珐琅器流入民间(图)

2015-02-13 10:31

隋代的青釉山羊瓷尊。本报记者 冯芃摄 隋代的青釉山羊瓷尊。本报记者 冯芃摄

  本报讯(记者 朱凯) 商代青铜羊、西晋青瓷羊、民国珐琅羊……2月14日,“大吉羊——南京博物院藏羊文物展”将在南博特展馆开幕,近百件羊文物将集结登场。在为期3个月的展览中,来自书画、玉器、瓷器、年画、皮影戏里的“古代喜羊羊”,将让观众一饱眼福。

  展厅里的羊文物中,年代最古老的是商代青铜三羊罍。南博陈列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袁荣介绍说,这件青铜三羊罍出土于江宁,是商代祭祀时所用的酒器,器物肩部装饰有3个高浮雕羊首。商代青铜三羊罍的发现曾引起过不小的轰动,在南京尚属首次,它表明早在公元前12世纪以前,中原商王朝的势力已影响到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

  一座高1.3米的“珐琅羊”,成了正对展厅入口处的“焦点文物”。这件山羊造型的珐琅器产自民国时期,羊身装饰的图案极富抽象感。袁荣介绍说,珐琅器自元代以来一直是宫廷御用器,民间无从得见,直到晚清时期,宫廷因消减开支逐渐停造,大批御用工匠被遣散,此时才允许民间制作和使用珐琅器制品。这件“珐琅羊”是同题材珐琅器中最大的,值得一看。

  另一件以人乘飞羊为造型的东汉“摇钱树”插座,于1942 年出土自四川彭山县东汉崖墓。这件红陶质地的“摇钱树”呈椭圆形,高59 厘米,由上至下刻画了4组图案,最上一组为人乘飞羊,往下依次是双翼狮、摇钱树及打钱人和青龙白虎争壁图。寓意“吉祥”的羊形象在这里又被赋予了摇钱生财的好彩头。

来源:新浪收藏-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 tbp251

      这些艺人和民国浅绛瓷器,广州外销瓷器艺人有相同命运。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