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2-14 00:00
■ 点击上方“拾文化”,与我们一同重拾文化信仰
文/张二冬
三、
12、每个字必须写好几十遍才能在此之间发现立和破的切入点。一个“出”字,我写了二十多遍时才发现拙在何处。
这真是个让人着迷的东西。
13、初学阶段喜欢写快,因为写快后可以写的看上却很平,很齐,顿笔也看似有在用力,自己很满意。其实不然,快写写出的线条是“搭”在纸上的,就像毛巾丢在桌子上。而笔墨真正的“笔力”应该是,写的时候毛笔“戳”进纸里任意畅游,写出来像金属“镶嵌”在木头里。
慢笔可以写平,可以使控笔更稳,线拉的更准。像临小楷,但怎么用力,那是个台阶,愚为初学者,暂不得而知。
14、纸是片铁,笔是书者握在手中削铁如泥的刀。持宝刀者,唯英雄莫属。
15、前三个周临习时是通篇五百多个字一遍一遍的写,现在是从前面一个字写一篇。翻翻后面的,都不敢看,好多字一眼就看出破的地方了,所以就不忍心一下子看那么多。要一个一个写,一个一个读,这样每一个都是初次见面,每一个都面对面慢慢审视、发现、品味。
16、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揣摩每个字那个完美的切合点,另外就是熟记字的结构和写法。
比如一个字的繁体是怎么写的(繁体字差不多都能读出来,却提笔不会写)。
比如张迁碑第一个字是君,第二个字是“讳”
那么讳的繁体就是“諱”。当我知道“諱”字的右边“韦”字应该写成“韋”的时候,那么我就也会写伟岸的“偉”了,“韦”、“伟”、“炜”、“玮”、“纬”……等等,这样,张迁碑里面没有的字,就也都会写了。
这太重要了,因为毕竟你是为了离开张迁碑写东西,所以你要记每一个字的写法同时还要记每一横的写法,长横,短横,每一个偏旁的写法,等等。
这才是临贴的意义所在。
你熟悉了这些,也领悟了书写者“立”和“破”的规律,就能自己去组合了。如果技术,情趣,修养,学问都达到了,这个时候,你再另写任何字,美学价值也等同张迁碑。
17、还有很多微妙变化,玄之又玄,非常耐人寻味。每个字写一百遍每次都有不一样的趣味。
18、好的书写者写字时,应该是像一个两岁的小宝宝蹲在地上用手里的毛毛草拨弄地上的小蚂蚁,不时露出开心的笑,专注地让人不忍心打断她。
字就是你笔下的小蚂蚁、胖嘟嘟的毛毛虫,书写就是拿着毛笔逗它玩。透明的阳光照在松软的土地上,你蹲在那里,小手握着毛笔,挡在一只蚂蚁面前,画出一个方方正正的圈,自言自语地说:小蚂蚁,这里是我的城堡,你要过去就要从旁边过,跨过那条河,然后你的笔横着划过去,画出一条沙粒流淌地河。树叶蓝色的影子在你的脸上晃动,整个下午阳光明媚,碧空如洗。
13/12.11
四、
19、新的感受还在溢出,又是初学,所以暂时不忍心读书论,等到对书法的思考枯竭时或遇到瓶颈时,再读书,像古人求问。
(未完待续)
来源:拾文化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