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超越证据的摄影节:从当代摄影装置到大众参与的艺术

2015-04-02 00:00

“FORMAT成立于2004年,在这一年,Facebook,Flicker和Web2.0的出现标志着动态网页的开端以及社交媒体的黎明。从那时起,人们已经能够通过博客,在线杂志,网站以及社交媒体上的对话来掌控自己的网上空间,于此同时,我们可以访问和使用的图像从几千爆发到数十亿。如今,这个世界上每两分钟产生的照片比整个十九世纪人们所拍摄的都要多。”
—露易斯·克莱门兹(Lousie Clements)

自2004年创办至今,FORMAT 15摄影节已走过整整十年的时间,作为英国最大的摄影双年展,FORMAT在展示和推广英国当代摄影之外,亦致力于挖掘国际摄影师的新鲜力量。本届摄影节以“证据”为主题,在全市二十一个场馆展出了来自全世界各地,超过三百位艺术家的作品。从照片到摄影装置,从电影放映再到各种类型的工作坊,摄影节再一次让小城德比成为发现、挖掘和开创摄影潮流的前沿阵地。在本届摄影节上,我们集中看到了近些年欧洲当代摄影的一些潮流和趋势:当代摄影装置(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Installation)为许多勇于尝试不同叙事方式及作品展陈的艺术家提供了可能;越来越多国际摄影团体(Photography Collective)的出现打破了个人在知识和技术层面上的限制,成为摄影艺术多元化和深度发展的一种趋势;于此同时,公众参与艺术(Mass Participation)的普及化使得摄影节能从圈子中跳跃出来,成为摄影艺术与大众沟通的一种有效的形式。

图4:弗朗西斯卡·塞拉瓦莱,《除非证明不是那样》,2015,Pearson House,FORMAT 15

《除非证明不是那样》是一组由来自互联网的照片、物件以及文字组成的装置作品,塞拉瓦莱尝试调查在人类历史各个领域中第一张照片的真实性。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她在谷歌上寻找第一张被上传到互联网上的照片时的经历,她同时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成千上万她从未考虑过的“第一张照片”。塞拉瓦莱以摄影的发明,科学和技术的发现,历史的里程碑以及自然史的首次发现作为研究方向,尝试从网络一一找到这些照片,再去证实这些照片的真实性或揭穿谎言。利用展览的特殊空间,塞拉瓦莱将大大小小的照片分散地摆放在废弃的橱柜中,再将看似或有或无的资料文字粘贴在图像旁边,试图让观众通过对文字和图像的上下文阅读构建对人类“第一张”影像的认识和理解。

而在圣韦堡教堂的多功能空间中,小讲台由WW Winters摄影工作室的驻场艺术家黛比·库珀(Debbie Cooper)接管,以卡尔维诺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If In A Winter's Night A Traveler)为名,展示了两组相互呼应的装置作品。库珀的作品以WW Winters地下室里封存着的七吨重玻璃干版(Dry Plate)作为灵感,作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摄影工作室,WW Winters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便一直在德比营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库珀尝试修复这些珍贵的摄影材料档案并进行数字化,并利用这些干版进行再创作。此次在教堂的装置展览分为两个部分,包括艺术家手工制作的一个用玻璃板搭建的屋子,以及数套小型灯箱的作品。

图5:黛比·库珀,《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2015, St Werburgh’s Church,FORMAT 15

另一位来自英国的摄影师艾德·瓦特(Ed Watts)所带来的装置作品《1973》则置于教堂二楼的唱诗台上,通过对威廉·艾格斯顿(William Eggestone)经典作品(Untitled, Greenwood, Mississippi,1973)的挪用,瓦特原封不动地将画面中红色的墙面,电灯以及墙面上的招贴画制作成同比例大小的装置,邀请观众通过拍摄这一从影像中复制的装置,从而在熟悉的景观中创造新的话语。

图8:托马索·塔尼尼(Discipula),《H.说他爱我们》展览局部,2014,Pearson House,FORMAT 15

图9:MFG·帕尔特林涅利和米尔科·斯密尔德尔(Discipula),The Looking Game展览局部,2013,Pearson House,FORMAT 15

在Discipula三人团队中,帕尔特林涅利通常负责项目的创意的筹划,相当于创意总监的角色;作为唯一的摄影师,塔尼尼主要负责拍照和,而斯密尔德尔则主要担任图片编辑,摄影书的制作,以及活动的宣传。以摄影团体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中,Discipula的三位艺术家不但能持续发掘自己的优势和潜能,更集中地利用了媒体和其他宣传资源,使得其在成立的短短几年内就得到了欧洲,乃至世界摄影圈的认可。

相较于年轻的Discipula,Sputnik Photos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2006年,作为关注中欧和东欧后转型期的纪实摄影师的国际团体,Sputnik Photos团队成员在最近几年内不断推出优秀的作品,并逐渐成为中东欧摄影的核心力量。此次团队为摄影节所带来的作品《狩猎》(HUNTER)在德比博物馆和画廊三楼单独展出,其作品分别取自Sputnik Photos团体早先完成的“待命”和“遥远的地方”。原本作为讨论东欧社会政治和领土问题的纪实项目,然而为了配合“证据”这个展览主题,策展人Michal Luczak将这些照片的原意打乱,再进行重新组合,最终在现场完成了一组由摄影、档案和视频组成的,提供多元含义的作品。除了以上两个摄影团队外,FORMAT 15还聚集了许多本地的艺术家团体,比如来自伦敦的Matters Collective以及The Creative Collective等等。

图10:Sputnik Photos,《狩猎》,2015,Derby Museum and Art Gallery,FORMAT15

大众参与艺术

大众参与艺术是一种观众直接介入创意过程的艺术创作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可以作为艺术家、编辑或作品的观察者。如果没有观众的的参与,艺术作品便无法完成。在此届摄影节上,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由摄影师创作的大众参与项目,成为摄影节同观众沟通的有效形式。

MobFORMAT是摄影节针对近几年迅速发展的社交网络现象所开设的大众参与项目,摄影节筹委组鼓励Instagram用户将自己拍摄的照片通过#formatevidence的方式将上交作品,再由小组共同选出其中和“证据”主题最相近的照片在摄影节期间进行展示。同样将作品讨论集中在社交网络上的大众参与项目还有艺术家汤姆·斯黛特(Tom Stayte)所带来的《#自拍》(#Selfie)。《#自拍》项目邀请观众使用Instagram的“#”功能,现场按照艺术家的提示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来。斯黛特通过该作品探讨了分享的图像和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数字化时代著作权的作用。在数码摄影,智能手机以及近期流行的“自拍”所带来的全新语境中,人们创造和传播影像的过程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 通过使用定制的计算机软件,Stayte访问了由Instagram提供的公开可用RSS中标记了#selfie的图片,开源的面部识别库随后会通过图像扫描识别无处不在的单身人士的肖像,再随机打印出来。

图11:汤姆·斯黛特,《#自拍》,2015,Pearson House,FORMAT 15

由英国摄影艺术家汤姆·航特(Tom Hunter)以及伦敦摄影团体Matters Collectives共同发起的“临时影棚”(Pop-Up Studio)项目,开幕的三天和每个周末,艺术家们轮流在皮尔森大楼临时设立的影棚中挑选适合自己摄影风格的道具,并且同观众进行互动,共同完成作品。

图12:汤姆·航特和Matters Collectives,“临时影棚”,2015,Pearson House,FORMAT 15

无论是当代摄影装置还是大众参与的艺术,无论是摄影师个人的项目还是由团体共同创作的作品,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在创作、呈现和意义都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于此同时,面对瞬息万变的政治、社会变化以及科技和艺术的发展,我们的摄影师们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呢?

来源:色影无忌影像频道影像馆 作者:何伊宁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