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02 00:00
intergallery798
“798映艺术中心/映画廊”创建于2006年,是一个以展示、交流传统及当代摄影作品为主的专业机构。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荧幕上,他们是数字烂熟于心的“雨人”,是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奔跑的阿甘;生活中,他们与这个世界隔着遥远的距离,被封闭在一个我们无法洞悉的梦魇里。而一旦他们拿起画笔,艺术的光芒便以不可思议的形式在画面肆意流淌。
2012年12月,映艺术中心/映画廊曾举办《天真者的像》摄影展。摄影师张立洁从2012年初开始,历时一年为“天真者”造像,用个人化的摄影语言展现了他们独特的精神世界,呈现着人性的天真、质朴与幽默。
今天我们就来重温一下这些天真烂漫的影像……
小萍,1983年生,自闭症。丽萍具有让人惊叹的色彩感受力,双子座的她在画中一直并存着两种不同的时态:理性克制的细密色彩与不羁暗涌的线条波动。在平静的外表下,是她努力克制的心。她说,她怕别人看出自己有什么不一样,所以尽量不说话,几乎不笑的。
萌萌,1992年生,自闭症。萌萌刚刚完成一次壮举——从最北的漠河一路到海南三亚,全程7000公里。这次名为“孤独的行走”的活动是为贫困自闭症儿童募捐而发起的。萌萌的画像他的人一样,规规矩矩,但是仔细看,每个色块每个形象都是由点组成的,细小密集,变化得微妙而新奇。
秀杰,1990年生,智力障碍。成长在单亲家庭的秀杰从小就十分渴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所有的作品几乎都是同老师、朋友、学员聊天后的产物。妈妈说,秀洁的头发不知什么原因总在慢慢的脱落,于是她的画上经常出现长发飘飘的女孩。
阳阳患有自闭症。被母亲辗转千里“送”到南京博爱中心,留下300元的生活费后,母亲便杳无音信。他想念家人,画了无数张妈妈,“妈妈们”都有一双挚爱的眼睛。在这些特殊艺术家笔下,一个个生机勃勃的生命坦诚展现,情感扑面而来。他们的光彩完全来自于人的天性。
小雯,1979年生,智力障碍伴随精神分裂症。小雯虽然话不多,但永远带着腼腆的笑,安静地写着画着。她钟情于最简单的物体,动物、水果……机械的重复之中又有细微差别,表面的刻板之下隐的是思维的跳动。
小满,1995年生,自闭症。他的运动量很大,每天依依呀呀地在屋里转悠,却从不和人交流。小满刻画人物的笔法已自成风格,随意而又自如,尤其是面部表情的表现,每个人物的眼睛和嘴都在诉说,有力地传达出神秘、不安和极为惊惧的意味。
敏敏,1977年生,自闭症。敏敏被妹妹送到了博爱中心,在这里找到了久违的快乐。她的画以花朵为主,线条流畅多变,有的花心游动着无数触须,灵敏又随心所欲。专家看了敏敏的画,认为她距离真正成熟的原生艺术家“只差一个台阶”。
小铠,2002年生,自闭症。小铠与父母、未满一岁的妹妹蜗居于北京郊区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里。废旧的教室就是他的“家”,斑驳的黑板是他的画布。昂贵的康复训练费对小铠父母来说难以负担,马上就到青春期了,母亲很是紧张。遇上想表达却无法说出来时,他会尖叫、自残、打妹妹。
均均,1994年生,自闭症。他考取了国家初级钢琴调律师资格证,这在广西玉林市是第一位,很快均均就顺利接到了第一单生意。像很多自闭症孩子一样,他有一些很特别的小习惯,比如洁癖,画画时有遗漏的颜料管他是不肯碰的。均均的这些小刻板在旁人看来不可理解,在妈妈眼中却既可爱又可气。
方舟,1995年生,自闭症。2004年,方舟的妈妈张娜从大学辞职,以方舟的名字创办了南宁第一家自闭症康复学校。经过十几年的艰苦训练,方舟已经变得很懂事了,生活自理不成问题,很多时候还能干一些上街买菜的活,帮妈妈分担家务。
康康,1998年生,自闭症。康康性格温和、单纯,除了画画之外,他最拿手也最感兴趣的是烘培,能够照着配料表做出美味的巧克力玛芬蛋糕。康康的父母希望在他们百年之后,能够有合格的养护机构让这些特殊的孩子有尊严地生活下去。
晴晴,2000年生,自闭症。晴晴曾把家里厕所的马桶内外壁和墙上都涂成了大红色,推门进去,酷似“凶案现场”。晴晴的画风格多样,有现实题材的静物,也有梦幻世界的抽象构成,还有充满数字、文字的罗列组合……谁也不知道她想着什么,下一秒又会描绘出什么。
辰辰,1988年生,智力障碍。辰辰画画的主题只有一个:建筑工地。从小他就喜欢去工地玩,那里有他最爱的起重机、挖土机。哪怕轰鸣声中吞吐着的只是一片灰尘,他就坐在角落里,看一个下午。他会将楼画得比实际更高、更窄,总嫌妈妈买的纸太小了,不够画。
澄澄,1998年生,自闭症。最初学画是为了让澄澄静下来,几乎吹了三年的橡皮灰后,澄澄才第一次拿起笔。慢慢地,越画越有感觉。为了给他一个更好的艺术环境,身为英语老师的母亲放弃了在家乡一所市级重点中学教导主任的工作,选择了北漂,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儿子身上。
小睿,1999年生,自闭症。五岁时第一次拿到画笔,闹腾的小睿就突然安静了。小睿画画有一个很独特的习惯,从不打草稿,由某个犄角旮旯起笔,顺势画出临近的元素,直至整个画面,严丝合缝,比例、尺度都在心里。繁复的古典建筑、风景名胜、革命圣地都是他偏爱的表现内容。
芊芊,1995年生,自闭症。她不会说话,不理人,对周围熟视无睹,连最亲的爸妈也不理不采,这是大多数自闭症孩子的共同特征。妈妈说:“很多认识我的人都说,你真有耐心!我说,你只是没有看到我发疯和歇斯底里的样子。”
小丞,2001年生,自闭症。别人是画画,小丞是“涂画”,一天能涂好几大张,洋溢着生命的热烈、饱满和任性。从幼儿园到小学,小丞一直幸运地得以在正常小学随班就读,老师、同学对他都关爱有加。轮滑、游泳、听音乐会,母子的休闲生活丰富多彩,为了让他找到一条纾解情绪的通道,母亲把他带进绘画的世界。
* 张立洁,摄影家,女,《三月风》杂志主编,代表作《SARS背影——被遗忘的非典后遗症人群》、《天真者的像》等。2013年获得“飞亚达”年度摄影师大奖,2013年获得马格南基金会人权项目奖学金。
来源:映画廊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