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5-08 00:00
yishu_99
迅捷客观的艺术信息,严肃独立的艺术话题;洞悉行业先锋新观点,一站式展览报道服务;世界全方位市场资讯,立体化拍卖收藏报道。
摘要:喜玛拉雅美术馆把“山水社会”的课题探究,带向威尼斯双年展,希冀引起更多对于现状的关注,亦与本届双年展主题“全世界的未来”呼应,以山水艺术测绘未来。 |
本次展览策展人王纯杰在开幕式上讲话
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主办,王纯杰策展的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项目之一“山水社会——测绘未来”展,5月6日于威尼斯Palazzo Ca’Faccanon开幕。展览以影像、摄影、水墨、装置、文献等不同的媒介呈现,由桃源历史之境、蜕变现实之境及山水社会未来之境三版块构成。此次参展的艺术家为:何海霞、谢时臣、胡项城、高士强、李梅丽、倪卫华、王南溟、王久良、杨泳梁、袁顺、阳江组(郑国谷、陈载言、孙庆麟);陈伯冲、马岩松。
罗马21世纪美术馆(MAXXI)艺术总监侯瀚如在论坛上讲话
展览开幕当天,著名策展人、批评家、学者李龙雨主持论坛 ——“山水政治”,法国巴黎美术学院院长尼古拉斯?伯瑞奥德(NicolasBourriaud),罗马21世纪美术馆(MAXXI)艺术总监侯瀚如,古根海姆博物馆三星高级策展人亚历桑德拉?门罗(AlexandraMunroe),清华大学教授汪晖及法兰克福资深策展人及建筑师尼可拉斯?赫希(Nikolaus Hirsch)作为嘉宾讲者,共同探讨山水社会未来。
展览现场作品
“山水”精神,是中国人绕不开的情怀,是东方千年来追求人与自然合一的至高境界。如同桃花源的乌托邦理想之境、山水创作的可游可居之求、社会关系的和谐相处之道一般,它作为一种文化理想,贯穿在大山大水、文人水墨、社会生活中,异形同质,绵延未绝。
在时间的节点上,历史、现在与未来,关乎着人类的感知、体验与想象。纵观全球化的当下,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致使人的欲望无限扩张,在这欲望之境中,艺术该如何提出具体的社会文化意识问题,测绘未来?
在传统山水语境中,个人境遇与时代环境恰如其分的交相呼应,个人寄情于山水、超脱于世外的话语,使得山水精神达到了物我极致。第一部分——桃源历史之境,选取何海霞、谢时臣的传统山水作品(高仿复制版),道法自然,境界优美,虚实对比,自在生活其间的人们,无不令人心驰神往。这是人与自然、社会统一的精神写照。
展览作品
然而,今天的社会情境早已不同往日。当传统山水精神的文化内涵赖以生存的自然与社会结构消失殆尽之时,这种脱离了社会情境的山水精神如何链接当下社会的价值和意义?艺术家从个体经验出发,以视觉的方式唤起社会的反应,聚焦无法回避的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存在的重大问题。展览第二部分——蜕变现实之境,王南溟的“拓印干旱”,以一种新闻纪录的直白表述纪录干旱的河床,这是中国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的前奏。同样,王久良用摄影的方式记录了垃圾包围着的城市,乍一看是一幅幅风景摄影,然而近看你会发现山是垃圾堆成的山,水是浸泡污物的水,牛群脚下不是绿草而是铺满着垃圾。与这些环境问题伴生的是城市化问题,没有人可以否认,城市化是中国从90年代一直持续至今的最大社会现实;当城市中的农民工带着憨厚或是劳累的面庞出现在倪卫华镜头中时,折射出的是当今现实的可悲与荒诞:与华丽房产广告牌的合影成为他们辛勤付出的最终归宿。在不断的拆迁和重建中,杨泳梁以快门捕获涵盖香港、台湾、重庆和上海等地方的建筑元素,用电脑重组、勾勒出高度工业化的人造山水绝境;阳江组(郑国谷、陈再炎、孙庆麟)将日常生活的元素与艺术创作结合,在展厅用蜡浇注并凝固生活现场,让人看到充满震撼力和挑衅性的行为和构想;袁顺则用装置和摄影展现着烟雾缭绕的幻境,真实与虚幻、具体与抽象、创造与毁灭,这些颇似科幻的场景,亦可能是一个魔幻的怪异错觉。这些现实情境的代价正是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以来,用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错觉与自信与自然、社会的抗衡失措。
展览作品
随着互联网社会与现实社会的重叠、交错共生,也正是在所谓全球化幻景下的多重描绘,人类社会结构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多义化语境变化。展览的第三部分——山水社会未来之境,通过戴志康、陈伯冲、马岩松以对话、草图、建筑模型等多种形式,来畅谈对未来山水城市的设想。同时也将邀请世界各地的小朋友畅想关于未知时空、世界的山水社会。
著名艺术家徐冰在展览现场
从谢时臣、何海霞描绘的山水古时之境,发展到杨泳梁、王南溟和袁顺等提出的问题之境时,马岩松、陈伯冲又以建筑的方式提出带有山水文人情怀的解决之道,展览在一个连贯的时间脉络中呈现宁静致远的古时之境、失去思想引力的繁杂欲望之境、建筑师寻找诗意美学的未来之境;站在一个复杂的信号节点上,以艺术测绘未来。
展览作品
对于“山水社会”的探讨,一直是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所持久关注的。从2012年“生态艺论”展览对因急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呈现,到2013年“意象”建筑板块对山水建筑的展示,再到马拉喀什双年展上对于”吾乡吾土“的反思、以及柏林“高山流水”对未来城市的展望,美术馆一直让艺术发声,让艺术观照过去、现实和未来。此次,喜玛拉雅美术馆把“山水社会”的课题探究,带向威尼斯双年展,希冀引起更多对于现状的关注,亦与本届双年展主题“全世界的未来”呼应,以山水艺术测绘未来。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8月4日。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王胤
tt.深度头条▕ yg.本周展览预告▕ ts.特色栏目▕ sc.收藏有门道
1.【99观察】艺术北京华丽落幕 各方声音褒贬不一
2.【聚焦】2015威尼斯双年展全攻略
市场部 010-51374005-852 艺术家 010-51374003-860
拍卖部 010-51374001-815 展览部 010-51374001-818
来源:99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