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洋彩非粉彩—台北故宫里的乾隆洋彩

2015-05-08 10:06

编者简介:澹泊敬诚,盛世收藏论坛版主,2012年注册为盛世收藏用户,累计在线时间5,356小时。

“洋彩”,顾名思义便知是与西洋有关。清朝的御用瓷器烧制督陶官曾这样表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珐琅画法,圆琢白器,五彩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彩。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所用颜料与珐琅色同。”

清宫珐琅彩瓷分两类,一是瓷胎画珐琅(珐琅彩),一是瓷胎洋彩。两者均是盛清时期宫廷工艺的旷世杰作,深受清高宗宝爱,藏之于乾清宫,供皇帝几暇赏玩,传至今日已是极其珍贵稀有的艺术精品。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乾隆时期珐琅彩系瓷器多达五百件以上,多完成于乾隆五至九年间。督陶官唐英(1682-1756)每年春秋两季亲自前往江西景德镇监造御用瓷器,为博得君心,他不断推陈布新、研究新技法,绞尽脑汁设计新样式,烧制出一批被誉为“鬼斧神工”奇巧的镂空转旋器;他又开创“锦上添花”剔刻技法,将洋彩的华贵绚丽臻于极致。“洋彩”是他创新运用的名词,制作时用了西洋绘画技法。

洋彩与画珐琅,都是采用珐琅釉,长期以来被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从制作地点、绘法、纹饰、题词、印章、款式等都有所不同;民国以后“洋彩”又被误称为“粉彩”。本文特辑录台北故宫所藏洋彩与画珐琅,藉以理清两者之不同,并纠正“粉彩”一词之谬误。

成对洋彩与成对画珐琅

乾清宫所藏瓷胎洋彩与瓷胎画珐琅大多成对制作,但二者表现手法有所不同。瓷胎洋彩的形制、纹饰、构图与处理细节,几乎完全一样;瓷胎画珐琅,外形虽一样,纹饰却不尽相同。这种完全相同与同中有异的特征,则为辨识瓷胎洋彩与画珐琅的基本重点。

瓷胎洋彩红地团花山水汤碗一对

瓷胎洋彩翠地锦上添花玉环胆瓶一对

瓷胎画珐琅锦上添花人物四寸碟一对

瓷胎画珐琅家雀八哥胆瓶一对

洋彩大观

《活计档》将瓷胎洋彩与瓷胎画珐琅同时归入“乾清宫珐琅器皿”,《陈设档》则将瓷胎洋彩与瓷胎画珐琅同时归入“乾隆款瓷胎”项下,说明二者的关系密切。洋彩在陶瓷分类上属珐琅彩类,是一种运用西洋绘画技法与装饰的彩瓷。

西洋元素的应用与融合

根据档案与实物,唐英所说洋彩必须符合下列四要点。

•使用了西洋明暗光点装饰图案,主要以光点表现圆状物体。

•花卉叶纹上大多以白料渲染,表现出枝叶的光影明暗,此一绘法几乎未曾使用于瓷胎画珐琅上。

•人物纹饰明显采用了西洋明暗阴影透视技法。

•西洋花卉的使用,如洋菊与洋莲等洋花。部分纹饰应用了西洋花草藤蔓纹饰图案设计构图。


瓷胎洋彩黄地洋花方瓶


瓷胎洋彩黄地蕉叶美人花觚


瓷胎洋彩瑞芝洋花蝉纹罇


瓷胎洋彩人物胆瓶


宫廷绘画与皇帝的诗印

乾隆洋彩器上的传统山水及花卉纹饰,多为四季山水、折枝花卉写生,以珐琅白料渲染出花卉的浓淡与层次,设色妍丽,风格上与同时代院画家相似。洋彩与画珐琅器上的山水或折枝花卉纹饰虽然相近,但两者所饰诗文与章印完全不相同,画珐琅以唐宋明诗文为主,洋彩则完全采用清高宗制诗、及钤印代表皇帝身份的款记,如“乾隆辰翰”、“惟精惟一”。


瓷胎洋彩诗句菊花玉梅瓶


瓷胎洋彩锦上添花山水诗意方瓶


瓷胎画珐琅四季花绿地四寸碟


锦上添花纹饰与技法

所谓“锦上添花”,就是在密布锦纹的隙处再添纹饰。乾隆六年(1741年)开始被大量使用于画珐琅与洋彩器上。锦上添花纹饰,分为“剔地锦纹”与“描画锦纹”二种:剔地锦纹纹饰微凹,描画锦纹则略凸。二者皆精雕细琢、笔触细腻。各式锦地纹,如凤尾形卷草纹、卍字锦纹、绣球花纹、六角龟甲纹、方形柿蒂纹、花叶纹,以及修饰边沿的莲瓣纹、回纹、云纹等,皆剔工精妙,一丝不茍,将锦上添花工艺美学推到极致。


瓷胎洋彩锦上添花有盖痰盂


瓷胎洋彩锦上添花喜相逢双环腰圆瓶


瓷胎洋彩翠地锦上添花茶盅

瓷胎画珐琅锦上添花黄地四寸碟


鬼斧神工之玲珑旋转器

配合清高宗艺术创作旺盛的企图心,身为御窑厂的监造官唐英费尽巧思,屡屡开创新样。自乾隆七年始,瓷胎洋彩制品益趋精细,讲究镂空、穿透、旋转、层层相套、纹饰多样,制作工序困难、复杂、奇巧,极富挑战。此件“玲珑镂空转心瓶”被后世誉为鬼斧神工。乾隆八年(1743)四月二十一日唐英在《恭进奉发及新拟瓷器折》中提到烧造得九种新样式进呈,这些新样皆可从院藏器一一对照得出。


瓷胎洋彩官釉金花葫芦转旋瓶


瓷胎洋彩山水诗意转旋大碗


瓷胎洋彩青地金花鱼游春水瓶


档案所见洋彩

台北故宫藏此批乾清宫洋彩瓷器,在《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唐英奏折或道光十五年(1835)《珐琅玻璃宜兴瓷胎陈设档案》中皆有记录。只要仔细比对,便能查考出实物的制作时间、地点、名称、装帧与订定等级的制作记录。送至乾清宫陈设典藏前,又配制木匣收藏,修饰名称,并刻载于木匣上。


瓷胎洋彩米色观音瓶


瓷胎洋彩海鹤来朝玉环胆

锦上添花烧制过程

锦上添花的制作十分费工。须经过一次高温烧制瓷胎,二次以上的低温烧造纹饰,至少三次以上的烧成工序。

1、拉坯成形

2、阴干修坯

3、钴料写款

4、施透明釉

5、入窑烧造

来源:盛世收藏-资讯-古玩知识 作者:澹泊敬诚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