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集体个人主义 II (群展)

2015-05-09 00:00

集体个人主义 II (群展) @ARTLINKART展览海报

简述 展览日期 2015年5月10日 - 2015年6月21日 开幕时间 2015年5月9日, 16:00, 星期六 展览馆 周围艺术画廊 (中国 上海市)
艺术家 毕蓉蓉、董文胜、窦荣军、付小桐、何赛邦、黄渊青、马良、毛宇佳、邱加、汤曙 主办方 周围艺术画廊 (中国 上海市)
展讯集体个人主义 II简介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在弗洛伊德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的概念。它是存在于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是我们的祖先世代生活方式与经验在人脑中形成的积累和遗迹。因而无论我们的个人意识和风格是多么独特,作为一个族群的人类,我们往往在不经意间会有相似的行为。集体无意识不是被我们遗忘的部分,而是我们一直都意识不到的东西,一如被水面掩盖的岛屿。

继去年九月第一届《集体个人主义I》展之后,周围艺术再度推出《集体个人主义II》群展,检视中国当代艺术家们的个人风格与集体潜意识。本次推出的十位艺术家在过去的一年中都在各自的创作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尽管每个人的方式与理想是独特的,对突破的追求却是“集体的”。黄渊青的笔触脱胎于艺术家的书法功底,令其表现主义风格的画面在深层次上与中国传统精神息息相通。董文胜的《肉体与石头》系列是在银盐照片上的绘画,手绘的痕迹消解了照片的可复制性,每一件作品都独一无二。马良的《草船借箭》系列虽然是十年前的作品,但是今天看来,仍然有着强烈的个人象征意义。汤曙的《秋冬之交的枫树》表面上看与过去的作品内容主题保持了一贯性,仔细端详之下却可以看出艺术家对技巧的研习打磨和对构图的用心布局。邱加的雕塑创作注重过程,从石膏翻模到最终完成的木结构,以中国传统建筑隼卯的形式诠释着西方的抽象与几何艺术。毕蓉蓉的画面中不仅有植物的生长,更加入了城市的元素,去年在英国工业中心曼彻斯特中国当代艺术中心(CFCCA)的驻留让她对现代都市文明中的机器美感有了新的体会与认识。付小桐的《山景》则是在多层手工宣纸上,用不同角度的针孔排列来完成;她希望褪去一切附加的绘画手法,仅在白纸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这十位艺术家的创作都是独立和唯一的:他们的作品犹如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隐藏于海平面之下、存在于他们意识深处的,是对中国传统人文语境和当前社会现实的集体关注。

来源:Artlinkart展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