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职校首设文物保护班 故宫专家手把手传艺

2015-05-12 13:16

  今年9月,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将新开设文物保护专业,这是文物保护专业首次落户本市中职学校。该专业计划招生20人,他们将成为故宫博物院专家首批中职“徒弟”。

  有调查显示,我国现有文物收藏单位馆藏可移动文物3000万件(套),其中半数以上需要及时修复,而全国具备修复技能的专业人才仅2000人左右,以每 人年均修复50件计,至少需要修复150年。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表示,故宫博物院现有文物修复力量、技艺门类和人员都过于单薄,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对 文物的抢救性保护修复。

  东城区有不少国家级、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中不少是清宫造办处手工艺人的后代传人。为尽快培养相关人 才,及时修复故宫文物,2013年6月,故宫博物院与东城区启动“平安故宫”工程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合作项目,首次引入社会人才修复故宫文物。注 重实操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也引起故宫博物院的注意,该院首次与中职校联手,探索培养文物保护领域的能工巧匠。

  这将是故宫文物修复专家首次执教中职学生。

  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校长钱卫东介绍,该校已与故宫合作,设计了12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专业课。被该专业录取的学生除学习语文、数学、政治等公共基础 课外,还将学习文物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文物基础知识、中国美术简史、文物保护方法基础、古建筑保护、文物保护修复原则与典型案例、中国陶瓷发展史与 鉴赏、科技方法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文物修复传统技艺、古书画修复与装裱技艺、官式古建筑营造与修缮技艺等。届时,由故宫博物院相关专家组成的团队将为学 生讲授专业课程,手把手指导实践教学,传授技艺。学校将在南河沿总部校区建立专业课教室,还将让学生走进故宫博物院完成实践课程学习。

  钱卫东表示,文物保护专业需要系统学习,三年中职学习只是让学生提前对文物修复有所认知,只是专业学习的开始。今后,学校将积极与相关高校展开合作,计划推出“3+4+2”的培养机制,即3年中职校学习、4年本科学习、两年研究生学习。

  该专业通过中招统招招生,毕业生将获得人力社保部门颁发的文物修复、拓印或书画装裱等不同类别的职业资格证书,可从事文物市场、博物馆业、艺术品投资业、拍卖业等文化产业相关的工作。

  由于就业前景光明,该专业已受到考生和家长的关注,目前已有六七十名考生或家长咨询招生事宜。

来源:北京日报

来源:新浪收藏-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