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5-13 00:00
关于嘉宾
大卫·麦达拉:从雕塑、活动艺术到绘画、装置、表演,大卫·麦达拉在情境主义、超现实主义与概念派之间始终游刃有余地穿梭着。12岁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的他,早年便师从各位二十世纪的杰出学者、艺术家与评论家,其中还包括马塞尔·杜尚,他曾奖励过麦达拉一个自制的奖章。麦达拉的作品已被多家机构展览收录展出,诸如哈洛德·塞曼的Weiss auf Weiss(1966)、活在你脑海里: 当态度成为形式(1969), 还有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 5,1972)。麦达拉长期以来身兼多个项目创始人与总监,包括1964年在伦敦信号博物馆(Signals Gallery)展出的国际活动艺术、1967年在爆破博物馆(Exploding Gallery)展出的系列国际多媒体艺术家作品。然而,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地下作品,在伦敦也属于先锋派,因此他的“云峡谷”(Cloud Canyons)——作品中密集的气泡在光照下形成各种形状——也令他迅速被大众所铭记。
1994年,麦达拉还在纽约成立了汉语爱好者俱乐部,与亚当·纳科维思一起创建MOMENTUM的联展“一次苏醒”(A Wake),并指导了1998年伦敦双年展:自由艺术节。
麦达拉曾在多个高等学府驻讲,包括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巴黎美院(Ecole des Beaux-Arts)、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坎特伯雷大学、沃里克大学、南安普顿大学与圣马丁斯莱德艺术学院。1997年,他荣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杰出艺术家后开始在柏林工作,并在近期于纽约新美术馆举办了个展“云峡谷:第14辑”(Cloud Canyons No. 14),这次的作品旨在向当代艺术讽刺派雕塑致敬。现今,他在纽约、伦敦与巴黎工作生活。
施瀚涛: 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和政策研究专业硕士,艺术评论,策展人,现任瑞象馆艺术总监。
关于“时间·艺术·潜流”
“时间?艺术?潜流”为民生美术馆与德国MOMENTUM合作的国际交流项目。其概念是基于时间的艺术的探讨和对话,是一场即时与网络、在场与不在场、艺术与跨界、东方与西方、个性与融合的思想冲击和艺术潜流。
该项目针对MOMENTUM所关注的国际艺术家群体,与国内批评家、艺术家、跨界人,在民生美术馆内所展开的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一对一的系列国际艺术家影像展及主题对话。该项目是一个窗口,各系列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讨论主题针对影像艺术家所关注的各种表象背后的“潜流”,包括摄影、装置、影像、实验录像、短片等艺术创作类型,从容徘徊在私人范畴和全球话题的领域,体验从私人生活到社会政治的变化。其引发的话题不仅局限于艺术本身,还在哲学、社会学诸多层面上形成继续生发、探索的可能性。
来源:燃点 作者:北京,",target="_blank"> <img,width="810",hei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