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9-17 09:08
加拿大华人艺术家朱绍正近日撰文说,从中国画历史来看,绘画技法特别强调笔墨,是笔墨技巧推进画史。笔墨包含神韵、意境、格调,中国画经历了两千年的演进,人物画追求“神韵”,山水画追求“意境”,共同点就是以笔墨格调作为评价、审美的核心。笔墨技巧是靠勤奋苦练才能见效的,是每位画家的基本功,也是每个画家修炼成果的最直接反映,其中集人格修养、澄怀观化之大成是者必备基础,可以说笔墨二字已上升为一种文化符号。
“积高型”画家与“立异型”画家
近日,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梁照堂说,世上有两类画家:那些将前人的艺术推向新的高度的画家,可称为“积高型”画家。“立异型”画家则是离开巨人,甚至可以说是颠覆巨人,远离传统与前人,另立炉灶的。中国画多数大家是“积高型”的,因为中国文化主张在传统里推陈出新,且中国画历来不主张撇开传统,另立新向。现如今时代已是多元化,中国传统文化慢慢被削弱,“积高”这种基础被消解了,因此现在中国画比较难出大家,这是重要的原因。
艺术市场更需要精神上的契约
艺术经纪人贾廷峰近日说,在艺术市场远不规范和成熟的时期,一切乱象都伴随着成长。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合作,往往在双方权利义务、利益分配的基础上展开并细化,画廊和艺术家各司其职即可。这种看似平等规范的协议,实际上过于简单,并因过分看重双方的短期利益,极易在分配过程中产生矛盾。
建立在志同道合、情感友谊基础之上的合作,是国人长久以来崇尚的优良传承,但在现代社会,书面契约更有其不可替代之功能。古语云:“先小人后君子”,做到一切有据可循,大家心中有底,互相信赖、互相约束才能共同发展,这样也能给“良知”提供一个保驾护航的坚实壁垒。
因此,艺术市场不只需要一纸契约的约束,更需要精神上的契约。尤其是目前,国内的艺术生态步入了深度调整期,在优胜劣汰的肃清风暴下,各类艺术机构和艺术家持续加强自身建设,端正从业态度,净化内心,倒不失为一种更丰厚的收获。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