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南窗清风摇竹影》纸本墨笔 68x134cm 2015年 沈行山作品
赏沈行山墨竹
——“由激越到舒缓的归真之路”:
南窗清风摇竹影
风竹,雨竹
新竹,老竹
晴竹,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无不赋以性格和生命
神情毕肖,给人以震撼
《南竹图》纸本墨笔 68x134cm 2015年 沈行山作品
古人云: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幽兰修竹图》纸本墨笔 34x134cm 2013年 沈行山作品
一带江山如画
风物向秋潇洒
水浸碧天何处断
霁色冷光相射
掩映竹篱茅舍
《池塘清趣》纸本墨笔 34x136cm 2016年 沈行山作品
庭院中青烟疏淡
草木清润
屋檐瓦舍皆是雨声
就这样
不急不缓
《鱼 乐之一二》纸本墨笔 34x134cm 2015年 沈行山作品
梅、兰、竹、菊、隐逸四君子,自是被文人雅士所称颂,借物寄情,铮铮风骨,卓然而立。梅、兰清雅脱俗,就像清浅的日子,像午后长廊里的一缕微风……在时光的阡陌上,我们依旧可以邂逅,一朵含露的花,一片水灵的叶和一株青嫩的草,只是凭着一种感觉,将这每一片叶,每一朵花赋予生命,在其自己的轨道上柔软的呼吸。只听她吐露,一段简单的烟云往事
《四时风雨得清音》纸本墨笔 34x134cm 2015年 沈行山作品
庭院中青烟疏淡
草木清润
屋檐瓦舍皆是雨声,就这样,不急不缓
持续了好几天,不肯挺歇
疯长的青色植被绿意盎然,娇艳欲滴,仿佛整个气息都裹着草木味道
进入夏至,下过雨的院子分外动人
快来看呀颜色也浓郁起来
既有花香,也有虫鸣
那才真似人间天堂
也如这画中提拔四时风雨才得这般清音
《紫雏菊之一二》纸本墨笔 34x134cmx2 2016年 沈行山作品
风竹 雨竹
新竹 老竹
晴竹 静竹
《墨竹图》纸本墨笔 34x134cm 2016年 沈行山作品
窗外琳琅风雨,内心沉静无波
几盆淡菊,内敛典雅,返璞归真
它的锦时亦只在刹那
曾几何时,新宠取代了旧物,年华更换了心情
梅兰竹菊
隐逸四君子
《菊韵之一 二》纸本墨笔 34x134cm 2016年 沈行山作品
《清雅图之一 二》纸本墨笔 34x134cm 2016年 沈行山作品
竹后有湖石挺拔
石用中锋勾勒
用笔瘦硬秀丽
飘逸随心而神韵具足
《竹石图之一、二》纸本墨笔 34x134cm 2015年 沈行山作品
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
《竹石图之三、四》纸本墨笔 34x134cm 2015年 沈行山作品
《竹石图》有风神消散的傲世气慨
画中竹用淡墨描写挺拔身资
用笔遒健清劲,极具飞动之致
而叶之柔媚却浓淡相映,妙趣横生。题画的行款亦点到为止
大小、疏密随画面而排列穿插,灵巧别致
增强了构图的形式美
借物寄情
铮铮风骨
《滿庭芳之一二》纸本墨笔 34x134cm 2016年 沈行山作品
《滿庭芳之三四》纸本墨笔 34x134cm 2016年 沈行山作品
作者简介:
沈全成(字行山)1966年出生于山西大同
2001年结业于中央美院首届中国画创作高研班
师从郭怡踪、邵昌弟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冈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战略中心客座教授
1992年——1995年在北京园明园艺术家村创作当代水墨画、水彩画、油画
1999年应邀赴湖北三峡写生创作后定居北京
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协举办全国性展览并获奖
曾执教于北京市教育学院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