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11-29 14:40
柳治雕塑《江湖.宁静之海》—18—观苍穹欣赏
柳治雕塑《江湖.宁静之海》—18—观苍穹欣赏
柳治雕塑《江湖.宁静之海》—18—观苍穹欣赏
柳治雕塑《江湖.宁静之海》—18—观苍穹欣赏
柳治雕塑《江湖.宁静之海》—18—观苍穹欣赏
柳治雕塑《江湖.宁静之海》—18—观苍穹欣赏
柳治雕塑《江湖.宁静之海》—18—观苍穹欣赏
柳治雕塑《江湖.宁静之海》—18—观苍穹欣赏
柳治雕塑《江湖.宁静之海》—18—观苍穹欣赏
柳治雕塑《江湖.宁静之海》—18—观苍穹欣赏
小史:“观苍穹”这个视点好高哟!开阔、大气。
柳治:是的,最初是因为我发现人们太久没有抬头看天了,长久以来总觉得人类自己强大了,太久没有抬头看看大自然母亲的脸了,所以创作了“观苍穹”这部分。从人可以使用火搭建窝棚开始,人就开始踏上自我欣赏的征途了。杀死病毒的药物、克隆技术、基因重组技术、纳米技术、不同种类的武器技术、基因技术、都是和大自然感情破裂的表现,是人类打算彻底和大自然母亲断绝母子之情的最实际的行动。母亲就是天、就是苍穹、是宇宙的脸、我们头仰望天、观察母亲、感受母亲喜怒哀乐的行为已经没有了,所以观苍穹就是感受自然、看望母亲、尊重宇宙。
小史:观苍穹就是感受自然、看望母亲!
柳治:宇宙、自然、母亲把一切给了我们在地球上的吃、喝、行、住、坐、卧的一切,但是人在不断的沿着狭隘的物质观念疯狂的推动科技的发展,却从未真正的去感受另一种物质——精神,其实精神是广义的物质,如果我们只去沿着知道的东西去研究,或者说我们只研究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尝得出的物质的话,那我们的命运就已经被绝对的决定了,就是人类已经灭亡了,只是在等死亡的那一天罢了。
小史:科技使人越来越远离自然,不过科技也是精神的产物,人们在只用它获得物质却忘了科技也可以帮人们精神自由、回归自然。
柳治:所以这是我在创作观苍穹过程中感悟到的一个点。这一个点就让我明白了永恒是确实存在的,只是人不大关注永恒了,或者说人类已经选择了自己的命运,就是怎样能更快的消灭自己。知识、书籍、宗教、科技、哲学都只有一个作用、就是让人们明白一件事、人很强大、科技会超级发达、但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一切都是自然给的。
小史:科技最初帮人类获得物质资料,到后来便成了满足欲望和好奇的工具了,中国历来反对奇技淫巧不是反智而是让人慢点走,与自然和谐,个人见解。
柳治:只有左手拿着强大的科技,右手拿着精神,人才会永恒。因为不拒科技、不离精神、才是王道,才是达到平衡的方法,才是回到自然怀抱的唯一途径。如同太极阴阳合一,缺一不可。是的,慢一点、稳一些、才会看的准、行的好。观苍穹,这个题目就是想说这件事。我们这半小时交流的内容就是观苍穹成为题目的原因。
小史:谁在《观苍穹》?
柳治:我自己,我自己先去观,因为我自己就很久没有在意过自然了,尊重自然从我自己做起。
小史:尊重自然从我自己做起。 强!
柳治:从1995年到2005年这个时间段一直没有去关注自然,没有去花时间关注自己,没有去关注家人。直到2005年以后开始了对生命、对真相进行思考。尤其是2008年我实实在在的感受了真相、感受了生命、感受了人必须选择、必须承受、必须有所坚持,因为时间、生命不可预测、不可捉摸。
小史:生命不可测。
柳治:2008年12月6日我爷爷去世,我参加他的追悼会。我站在他的尸体旁刹那间就感觉到,他活了84岁就像上一秒发生的事。而且就在他要被推走去火化的那一刻,我感觉到我从未看清楚过他。也就是那时我知道生命的消失原来如此简单、容易,所以当时我就决定再不犹豫再不纠结了、该干的就干、该舍得就舍、该得的就得、我选择了、我愿意承受、我就做了。
小史:选择承受是生命的启示。
柳治:所以人需要观苍穹、需要敬天、需要观生命、需要决断。
小史:对,不能浪废生命、虚度时光、做自己想做能做的。
柳治:所以尸体、生死场是最好的课堂,最容易产生震撼的教育。
小史:人们只有直面死亡时才会觉生命的珍贵。
柳治:是的,生死场会瞬间会摧毁一个人所有的纠结,这就是在我想到《观苍穹》之前的缘起之一;另一个原因很有意思。
小史:什么原因?
柳治:这个比较长,听我慢慢道来。哈哈!
小史:愿洗耳恭听。
柳治:我喜欢养狗,我的一个朋友也喜欢养。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去他家看狗,并且我们会拉着狗去他家背后的塬上去玩。有一次,我去他家看狗时他告诉我一件事。说他的一个长辈曾经抓到过两只鹰,而且这两只鹰都送给了他,但他很害怕这两只鹰不敢去喂。我当时觉得很奇怪,因为我这个朋友养过的狗都是又大又凶猛的他怎么会怕鹰?他的回答是:感觉鹰的锐利目光、锋利的爪子很像王者,像不可接近的统治者者。当时我没太在意他的话,但我在回工作室的路上反复想到他的话。几天后,我去书店看到了BBC出的一张关于鹰的DVD光碟。我买回去认真的看了几遍,后来我又去翻阅了很多古典国画书,画册里有很多关于鹰、雕、鹫的绘画。这些资料连续看了很多遍之后,我想到了一件事:鹰,无论是它凶狠的眼神、锋利的鹰爪、温柔的羽毛、捕猎时的猛烈、哺育雏鹰时的温柔,都是最自然的、最平凡的、最顺应自然规律的、它就是大自然无数张脸中的一张,不代表帝王、不代表王者、不代表侠客、它就是它自己!
小史:它就是它自己,自然之子。
柳治:对!它的凶猛、温柔、锋利、放弃都是大自然的爱。
小史:每个人也都只是独一无二的他自己,自然对人类的提醒与暗示。
柳治:大自然留给我们一切,都是爱的体现。这里面包括了地震、洪水、一切的一切都是大自然对我们的爱。
小史:可否解释一下你的理解?
柳治:很多人总以为爱是人类自己认为的好事情,比如美女、汽车、洋房、事业的顺利、其实这只是爱的一部分。爱,就是太极,它是阴阳合一的。
小史:合一,自然不光给人提供资源,有时也和人类开一下玩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柳治:我的那位朋友不敢去喂鹰,他心中还是以比喻、拟人化的人为方式在看待自然。比喻、拟人、托物言志其实都是必经阶段,但也是艺术或者说生活中的初级阶段。最终只有回到平常、跨越修饰,才会看清真相;才会体会到天人合一的道理。才会相信自然的规律,自然的平衡是实实在在的最接地气的大道理,更是真道理。
观苍穹,让我思考到生死、真相。鹰提醒了我、敲醒了我,让我遇到了实践真相的载体。很多朋友问过我是不是特别喜欢鹰,我的回答是:不是。他们都很疑惑、不喜欢?怎么能不断的以它的形象来创作呢?
如果一个画家,或者说一个雕塑家被定义为画人物的高手、画风景的高手、或者动物雕塑高手、那他就死定了。在对自然的复制上他是成功的、逼真上、栩栩如生上都是成功的,但他绝不是画家、雕塑家、更不可能成为艺术家。
画家、雕塑家用自己的语言来认识、走近世界,用点、线、面、体、空间、色彩、光线的组合构成变化关系来展示他自己的一路走来、也展示了他自己感受到真相的方法。人物、动物、风景只是载体,再清楚的说就是借尸还魂!用大众认知的造型、物体来阐述创作者自己、来阐述真相;来阐述创作者自己认识真相的方法、也是与大众的交流、更是对大众的引导。
小史:艺术家用自己的语言来认识世界、走近世界、表达自我。
柳治:从1998年我开始创作《江湖.宁静之海》–1–‘笑傲江湖’,到2009我开始了《江湖.宁静之海》–18–‘观苍穹’我才真正在创做的路上入门,才开始真正遇见了雕塑语言、遇见了精神的语言、遇见了自然的生命的语言。前面十七个部分是积累、是过程,当然我们随时积累、随时过程,我们将推开一扇又一扇的门。
在创作《观苍穹》部分时,我想通了这么几件事:
一、作品是具象还是抽象不是问题。因为作品的质量好坏才是最重要的问题,而且作品的质量是绝对有评判标准的。即熟悉又陌生、即简练又准确。就是作品质量高与低的评判标准。曾经有很多非专业人士说过,艺术品没有个好与差的标准,当然也有很多专业人士或者说创作者也说过类似的话。那只能证明一点,一个人原来他并不知道饭香屁臭。
二、什么题材、什么形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看到了本质、你的作品是否回到了专业本身、你是否展示了生活的本质。鹰是我作品第十八部分的主体形式,鹰这个形式在为雕塑的本质语言服务,在为通过本质语言所表达的生命最平凡的真相服务。因此我们就会看到很多大师他的创作题材并不固定,但他要说的实质始终贯穿于他的不同时期、不同作品。因为一切都在为探索真相服务。
三、鹰就是鹰,它什么也不代表。它就是它的一切、它就是它的生活。从它出生到死亡就是它自己最完美的一生。它锐利的目光、锋利的爪、重色调的羽毛、捕猎时的无情、哺育雏鹰时的温柔、都是它自己,都是大自然无数张脸其中的一张,都是大自然母亲对我们爱的不同形式。
四、最初创作《江湖.宁静之海》时,一直希望把这个大江湖通过不同题材,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发生过的事都创作出来,能够告诉大家江湖是个小到侠客、大到包容历史、社会、宇宙的一切。但是等我在2009年创作到第十八部分观苍穹时,我才意识到以前我是想用一切去说明一,但走到这时我完全可以用一去说明一切了。所以《江湖.宁静之海》–18–‘观苍穹’就成为我江湖系列的最后部分,更是永远要创作下去的部分。观苍穹将成为我创作的永恒题目。
金雕的造型将是我永恒创作的主体形象,当然也会穿插出现人物和其它动物造型。总之,这部分是我江湖系列的最后、更是开始,因为我在这里入门、在这里遇见雕塑的本质、在这里思考了很多、在这里我一次又一次的艰苦的创作又不断的感受进步的喜悦。更在这里与自己相遇、与自己握手,在这里我做了很多决定。在这里我才真正有了风格、有了放下风格的能力,有了无所谓自己的感受、有了遇见火眼金睛的机会、有了一路取经的快乐、有了敢于面对从生到死的信心、有了无论如何继续创作、坚持过完这一生的决心。
柳治
1977年生于宁夏银川市;
1995年—2003年先后学习于中央工艺美院装饰雕塑专业,西安美院雕塑系;
2003年3月举办“沧海一声笑”西安高校个人巡展;
2004年6月于西安美院举办“秦俑—军团之魇”个人展;
2004年8月与西安豪胜地产公司合作“现代秦”艺术展;
2005年12月与西安金叶地产合作“这么,这么”艺术展;
2012年10月1日参加大唐西市主办“舞动的西安”现代艺术展;
2012年12月参加西安半坡国际艺术区十八度灰艺术空间主办的“也算是生活—五个好朋友”艺术联展;
2013年3月参加“雅昌力量—中国当代艺术精品展”;
2013年4月参加玛雅艺术空间主办的“维。妙相”艺术联展;
2013年6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文学艺术馆柳治个展;
2014年6月西安曲江道艺术空间联展。
(以上访谈仅为嘉宾个人看法)
(文章转载自大唐手艺馆公众号)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