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11-29 16:10
中国漆画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绘画形式,古老是因为漆工艺至今已有八千多年历史。说它年轻,则是因为相较于其他画种,中国漆画只有不到七十年历史。它脱胎于传统漆工艺,制作程序繁复,因此对创作者的绘画专业功底和耐心要求极高。
作为一名80后,任晓东从事漆画创作已近15年。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独特漆画作品令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奖不少。
·任晓东其人·
任晓东,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陕西文化产业研究会中国漆艺研究中心主任。
1983年生于陕西省长武县,200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2005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漆画研修班,2008年入乔十光先生的“大漆园”研习漆艺,2005年至今执教于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入选首届陕西省委宣传部“百名青年文艺家”重点扶对象,2016年入选陕西省委宣传部“百优计划”重点扶对象。
华商报:近些年来,您一直致力于漆艺创作与教学。可否介绍一下漆艺这门传统艺术?
任晓东:在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最先被东方民族使用的加工材料,除了石与木,就是生漆了。沈从文在研究漆文化时认为,新石器时代彩陶罐的纹饰,青铜器上的车饰、箭镞,以及兽骨龟甲上的刻镂,竹木简札上的书写,其实都离不开漆。中国三大传统艺术,除了水墨、陶瓷,就是漆艺。恢复了漆艺,就等于修复了中国文化的完整性。
华商报:能否再介绍一下陕西与漆画的历史渊源及现代发展?
任晓东:陕西是全国生漆主产区,约占全国漆树资源60%左右,漆树品种优质。秦兵马俑陶质表面都有生漆涂层,战国秦汉五百年是中国漆文化最繁盛的五百年,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都在长安。丝绸之路上,中国除了对外输出丝绸、瓷器,还有漆。法门寺地宫出土了唐代的两件黄釉漆金银平脱秘色瓷碗和一件漆宝函,以及现存日本正仓院的唐代螺钿镜、玉带箱及螺钿五弦琵琶,都是陕西的代表作品。现在陕西的漆文化传承在全国较为落后。
华商报:哪些原因促使你进入漆画领域,并数十年如一日保持着充沛的创作力?
任晓东:我从事漆艺术创作始于2003年“非典”肆虐的日子,外面人心惶惶,我躲在宿舍里没日没夜地沉迷于这种古老而神秘的艺术之中。后来难以自拔,便索性把漆艺术作为艺术奋斗方向。
漆艺术是一种接近自然,接近原生态的艺术,里面有手的温度和人的情感。我喜欢天然漆液的香味和它粘稠的油滑感,像巧克力一样。漆艺术是内敛而自由的,只有人的性格和漆的物理特性吻合,人的精神才能渗透到漆的生命中,让漆艺术作品有了无与伦比的感召力。因为材料和工艺的关系,漆艺术的所形成的图像往往与构思之间有些许偏差,形成一种独特的腔调。
华商报:在漆画制作过程中,要考虑哪些细节?
任晓东:漆艺术非常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选胎,靠木漆,表布,刮灰,上中下三涂……单从工艺角度来说,工序太多,丝毫不能马虎,完成一件作品旷日持久,半年一年是很正常的事情。所有过程都需要手工操作,不能大批量生产,反反复复髹漆,还要忍受过敏的折磨,很辛苦。
华商报:以后的创作会一直延续自己的风格,还是会尝试进行一些创新?
任晓东:我从2010年开始尝试做纸本漆画创作,就是想探索漆材料的无限可能性。先后试验了很多方法,把天然生漆和水溶性颜料结合在一起。当初有人质疑我,说漆是油性怎么和水相溶?但大自然很神奇,天然生漆是和鸡蛋清一样的水油混合物。我的《漆莲》系列,就是用漆和墨一起制作完成的。作品请刘文西老师看,他欣然题词“漆墨同源”。
华商报:近期你在漆画方面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任晓东:2003年我20岁开始和漆艺术接触,到2013年是我与漆艺术的第一个十年,我做了“原乡的守望”的个人作品展。从2013年到2023年将是我的第二个十年,我筹备再做一次个人作品展。
这几年,我一直在做漆材料的绘画性能试验,我发现,漆也可以晕散的,而且可以堆砌。漆画就是中国的油画,它的历史性和民族性,使我看到了它的无限可能。
华商报:对咱们陕西以及国内的漆画创作及产业发展,你有哪些期许吗?
任晓东:“原乡的守望”是我2012年展览的名字,是因为我一直在寻觅中国漆艺术的“本土”情怀;“原乡的守望”也是一种厚重的文化还乡情结。
我一直试图书写和还原中国漆的精神原乡,在我的漆艺术世界里,原乡意识乃是一种本土叙事。本土,不是狭隘的地方主义,而是一种乡土个性,本然性的包容与质朴。
我坚信,只要我们坚守漆艺的原乡,还原漆艺的本真生命,中国文化海洋对她怀抱中的漆艺孤岛是有感情的,不弃不离;我也坚信,只有我们持之以恒地守望原乡,中国漆艺文化才能不被商业文化海洋吞没,茁壮成长。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