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如何才能成就一代大师?

2017-11-30 09:30

  “亮家底”、“视觉盛宴”、“超级大展”……这样的词语近来屡屡被媒体用来形容中国美术馆的“美在新时代”的一场展览,从排队到买票需1小时。对此,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本次展览所选取的“这些大师在面临古今中西的时代课题时,都能坚定自己的文化信念,在传承和变革中走出新路”。“这需要个人极大的艺术才情,同时也充分与时代的要求融合、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相连,才能成就一代大师,不能充分理解中华文化精神价值只片面求新求变是没有支撑的,不能长久。”

  批评者须会“开药方”

  艺评人胡碧波近日在《美术报》上发文说,书画艺术批评,就是把书画家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使得在今后的创作中改进。批评者得像医生一样,诊断出当今书画界的病症所在,来不得半点谎话,要说真话。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四诊法”,即望、闻、问、切。书画批评者不妨学学,简单地说做到多观察、多听取、多交流、多实践。要懂得书画鉴赏要义,会把脉象,才能对症下药,否则开出的“药方”,治表不治里,只能说“纸上谈兵”。

  为何过分强调或依赖传统?

  今人过分强调传统或依赖传统,青年艺评家王进玉说,这是惰性、讨巧,以及创新力不足的一种表现。众所周知,“守旧”相对容易,毕竟传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有着它相对固定的创作模式和参照标准,所以容易学习,也相对稳妥、安全,不需要煞费苦心去探索,更不需要承担因探索而带来的任何不确定的挑战及风险。而创新则不同,创新则意味着没有导航,没有参照和标准,它需要自我摸索,需要另辟蹊径,需要足够的才情、胆识,以及披襟斩棘、攻坚克难的勇气和能力等。所以创新的付出和代价要远远大于“守旧”,远远困难于对传统老老实实的继承。

  无非“鉴真”和“鉴伪”

  书法美学研究学者王冰近日在《收藏拍卖》上发文说,从事任何一项收藏活动,都要将鉴定放在首位,以求藏真。概括所有的鉴定方法,无非“鉴真”和“鉴伪”。所谓“鉴真”,是通过原作所呈现的信息,寻求正面的、肯定的因素,从而提供判定为真迹的依据;而“鉴伪”,则是寻求反面的、否定的因素,从而提供判定为赝品的依据。而且是,“鉴真”十条未必够用,“鉴伪”一条足以判明。需要说明的是:市面上有许多“歪嘴和尚”,把严肃而认真的鉴定,当成了个人牟利的手段而信口雌黄。“鉴真”者,就是找到一条正面“标签”,就言之凿凿称国宝;而“鉴伪”者,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把所有东西都说假。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