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陈丹笛子毕业作品_油画

姓名:陈丹笛子

院校:广州美术学院

专业:油画

作品名称:抑郁是现代生活分泌过多的病征-1

装置 尺寸可变 创作年代 0

作品故事:人的在场以削弱的姿态出现于一种模式化的场所中,居所承载了我们的个人身体以及我们的焦虑——那是由现代都市中个体的孤独感和被喧嚣掩盖下的失落所带来的种种病征,所以居所本身也成为一个抑郁病征的培养皿。作为“焦虑时代”下的现代身体,生活的侵入是无休止的,个人的身体如何承受比我们自身更庞大的环境系统。 录像是《人类抵抗孤独的四十九种方法》中的#25的视觉呈现。

导师评语:指导老师:周力、刘可、秦晋

作品名称:抑郁是现代生活分泌过多的病征-2

装置 尺寸可变 创作年代 0

作品故事:人的在场以削弱的姿态出现于一种模式化的场所中,居所承载了我们的个人身体以及我们的焦虑——那是由现代都市中个体的孤独感和被喧嚣掩盖下的失落所带来的种种病征,所以居所本身也成为一个抑郁病征的培养皿。作为“焦虑时代”下的现代身体,生活的侵入是无休止的,个人的身体如何承受比我们自身更庞大的环境系统。 录像是《人类抵抗孤独的四十九种方法》中的#26的视觉呈现。

导师评语:指导老师:周力、刘可、秦晋

作品名称:抑郁是现代生活分泌过多的病征-3

装置 尺寸可变 创作年代 0

作品故事:人的在场以削弱的姿态出现于一种模式化的场所中,居所承载了我们的个人身体以及我们的焦虑——那是由现代都市中个体的孤独感和被喧嚣掩盖下的失落所带来的种种病征,所以居所本身也成为一个抑郁病征的培养皿。作为“焦虑时代”下的现代身体,生活的侵入是无休止的,个人的身体如何承受比我们自身更庞大的环境系统。 录像是《人类抵抗孤独的四十九种方法》中的#27的视觉呈现。

导师评语:指导老师:周力、刘可、秦晋

作品名称:抑郁是现代生活分泌过多的病征-4

装置 尺寸可变 创作年代 0

作品故事:人的在场以削弱的姿态出现于一种模式化的场所中,居所承载了我们的个人身体以及我们的焦虑——那是由现代都市中个体的孤独感和被喧嚣掩盖下的失落所带来的种种病征,所以居所本身也成为一个抑郁病征的培养皿。作为“焦虑时代”下的现代身体,生活的侵入是无休止的,个人的身体如何承受比我们自身更庞大的环境系统。 录像是《人类抵抗孤独的四十九种方法》中的#28的视觉呈现。

导师评语:指导老师:周力、刘可、秦晋

作品名称:抑郁是现代生活分泌过多的病征-5

装置 尺寸可变 创作年代 0

作品故事:人的在场以削弱的姿态出现于一种模式化的场所中,居所承载了我们的个人身体以及我们的焦虑——那是由现代都市中个体的孤独感和被喧嚣掩盖下的失落所带来的种种病征,所以居所本身也成为一个抑郁病征的培养皿。作为“焦虑时代”下的现代身体,生活的侵入是无休止的,个人的身体如何承受比我们自身更庞大的环境系统。 录像是《人类抵抗孤独的四十九种方法》中的#29的视觉呈现。

导师评语:指导老师:周力、刘可、秦晋

作品名称:抑郁是现代生活分泌过多的病征-6

装置 尺寸可变 创作年代 0

作品故事:人的在场以削弱的姿态出现于一种模式化的场所中,居所承载了我们的个人身体以及我们的焦虑——那是由现代都市中个体的孤独感和被喧嚣掩盖下的失落所带来的种种病征,所以居所本身也成为一个抑郁病征的培养皿。作为“焦虑时代”下的现代身体,生活的侵入是无休止的,个人的身体如何承受比我们自身更庞大的环境系统。 录像是《人类抵抗孤独的四十九种方法》中的#30的视觉呈现。

导师评语:指导老师:周力、刘可、秦晋

作品名称:《抑郁是现代生活分泌过多的病征》录像截图-1

装置 尺寸可变 创作年代 0

作品故事:人的在场以削弱的姿态出现于一种模式化的场所中,居所承载了我们的个人身体以及我们的焦虑——那是由现代都市中个体的孤独感和被喧嚣掩盖下的失落所带来的种种病征,所以居所本身也成为一个抑郁病征的培养皿。作为“焦虑时代”下的现代身体,生活的侵入是无休止的,个人的身体如何承受比我们自身更庞大的环境系统。 录像是《人类抵抗孤独的四十九种方法》中的#31的视觉呈现。

导师评语:指导老师:周力、刘可、秦晋

作品名称:《抑郁是现代生活分泌过多的病征》录像截图-2

装置 尺寸可变 创作年代 0

作品故事:人的在场以削弱的姿态出现于一种模式化的场所中,居所承载了我们的个人身体以及我们的焦虑——那是由现代都市中个体的孤独感和被喧嚣掩盖下的失落所带来的种种病征,所以居所本身也成为一个抑郁病征的培养皿。作为“焦虑时代”下的现代身体,生活的侵入是无休止的,个人的身体如何承受比我们自身更庞大的环境系统。 录像是《人类抵抗孤独的四十九种方法》中的#32的视觉呈现。

导师评语:指导老师:周力、刘可、秦晋

作品名称:《抑郁是现代生活分泌过多的病征》录像截图-3

装置 尺寸可变 创作年代 0

作品故事:人的在场以削弱的姿态出现于一种模式化的场所中,居所承载了我们的个人身体以及我们的焦虑——那是由现代都市中个体的孤独感和被喧嚣掩盖下的失落所带来的种种病征,所以居所本身也成为一个抑郁病征的培养皿。作为“焦虑时代”下的现代身体,生活的侵入是无休止的,个人的身体如何承受比我们自身更庞大的环境系统。 录像是《人类抵抗孤独的四十九种方法》中的#33的视觉呈现。

导师评语:指导老师:周力、刘可、秦晋

艺术家简介:

1990年生。201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创作涉及录像、装置、摄影以及文学。她的作品中不乏疏离的人类情感体验,运用趋于冷色、晦暗的基调,试图传达当下都市生活中某种个体的孤独情感。近年个展/双个展有:浮生与手记(胶囊上海,上海,2016)、最大胆冒险者(广东当代艺术中心实验空间,广州,2016)、讨词语的诗人(腾挪空间,广州,2014)

阅读原文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