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3-16 11:56
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一套清宫旧藏美人图,共12幅,是由清初宫廷画家创作的工笔重彩人物画。每幅尺寸相同,均纵184厘米,横98厘米,绘在品质精美的绢底上。以单幅绘单人的形式,分别描绘12位身着汉服的宫苑女子品茶、观书、沉吟、赏蝶等清娱情景。
这套图原是圆明园“深柳念书堂”围屏上的装饰画。雍正帝昔时对这套图屏十分赏识,为了妥帖保管,传旨将它们从屏风上拆下。不仅如斯,《清档》记:雍正十年(1732年)八月间又传旨将拆下来的这12幅图“着垫纸衬平,各配做卷杆”藏于宫内。
如今故宫著名的《十二美人图》,古装美女们贤淑文雅了几百年后,也不甘寂寞地投入现代生活了!由设计师在图片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让静态古画中的深宫美女“活”了起来。下面就来一起欣赏吧!
烘炉观雪图
仕女临窗而坐,轻掀帐帷,观雪赏梅。户外翠竹披霜带雪,遇寒不凋,显现出固执的生命力;白色腊梅则以“万花敢向雪中击,一树独行全国春”的风味尽情绽放。梅花不仅是闻名的观赏花,又以花分五瓣,而拥有“五福花”的美称,被人们用以寄意幸福、长命、吉利。
暮然回首,发现早已越时空。
倚榻观雀图
室内仕女斜倚榻上,把玩着合璧连环,室外喜鹊鸣叫喳喳,女子目视喜鹊,不觉入神。画家意在表示冬去春来,女子观赏喜鹊时的愉悦心境,但却不自觉地将宫中女子精力空虚、孤寂压制的表情溢于画面。背屏上书满了“寿”字,虽有祈寿延年之意,却也不敌“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祈盼。
若问闲情都几许?心思都在表情里。
捻珠观猫图
仕女于圆窗前危坐,轻倚桌案,一手娴雅地捻着念珠,正观赏两只游玩顽皮的猫咪。此图的取景面很小,仅透过二分之一的圆窗来描绘繁复的景色,但因为画家参用了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法,将远、中、近三景放置得有条不紊,从而扩展了画面空间的纵深感,显得意韵悠长。窗下钟声滴答,近处猫咪玩闹,光阴便在这似有似无中悄悄流逝。
葡萄美酒夜光杯,拖稿又被编辑催。
博古幽思图
仕女坐于斑竹椅上垂目沉思。身侧环抱着陈列各类器物的多宝格。多宝格上摆放的各类瓷器,如“仿汝窑”瓷洗、“郎窑红釉”僧帽壶,以及青铜觚、玉插屏等,均为康熙至雍正期间最流行的陈列器物,具有典型的皇家的富贵气派。这些器物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真实性,也映衬出仕女博古雅玩的闺中情趣。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