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姜宇威毕业作品_城市空间设计与规划研究

姓名:姜宇威

院校:鲁迅美术学院

专业:城市空间设计与规划研究

作品名称:畸零空间·共生·新秩序-沈阳克俭公园景观改造规划

其他 240x320cm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背景概况:
该设计根据沈阳真实地块进行景观规划改造,此地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克俭公园2010年3月中旬开工,占地10公顷。其中,绿化面积7公顷,外围环绕三条铁路线。2016年实施二次改造。此地位于沈阳二环外,位置得天独厚,但由于地形特殊属于畸零地块,也作为城市剩余地块。一条向南,一条向西,这下沉式公园。由于土地面积较大,场地开阔,周围居民反应对此公园并不中意。

实地考察发现该地场地居大,不少儿童都以滑板车为代步工具。且公园内多处闭合道路,初次探寻会感觉迷路,公园内空间复杂,一:有地下通道。二:地下沉隧道火车穿行。三:平面空间除了有人行道意外,还有被护栏包围着的火车正常运行。四:立体空间上有高架桥与高架铁路。原本尺寸就打的让人糊涂,再加上空间上的多种层次,整个给人混沌之感。同时汽车的鸣笛声、火车的轰鸣声、以及高架桥上快跑的小轿车。
此地块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噪音污染大。
2:铁路交通穿越危险性大,且穿越不便。
3:急速穿越的铁路,会不断卷起尘土。灰尘大。
4:空间价值小利用率低。
重塑优势:

原因一:重塑该地可以重新为此地注入活力,注入新灵魂。变废为宝,重塑新功能。
原因二:城市宣传标志手段,城市中作为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会选择各种不一样的宣传标志手段,例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天津的天津之眼,北京的中央电视台,都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与此同时还有一些雕塑,也同样具备标志性意义。沈阳中山公园毛泽东像,铁西区的大铁钩子雕塑《力量》,由此可见一个地区,成功地具备宣传性力量,需要有一定的宣传手段。由此分析。作为一个外地人,经常在火车,高铁上感受城市的发展区域不同。火车上时最容易体现出不同城市的发展阶段。适当的利用好这城市穿插阶段铁路,可以更好的宣称城市发展。

灵感来源:

灵感来自于本人研究生毕业论文,《城市剩余空间在景观规划中的整合与重塑研究》论文中多次提到畸零空间的利用与改造。利用城市这种畸零空间与成熟的规划完善空间上,找寻一种共生状态,二者相互产生更大的价值,同时在这种多维空间上找到一种新的空间秩序。将繁复空间转化为趣味空间。同时升级空间价值。

艺术家简介:2011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攻读本科 2018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阅读原文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