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中国,如果能够办成世界品牌的艺术博览会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来共同来营造,这样才可能把博览会做成一个品质,一个品牌,在国际上获得很好的反响。
9月份又是各路艺术博览会开幕的黄金期,第四届上海当代国际博览会、上海艺术博览会等纷纷开幕。目睹了5月份北京部分艺术博览会的萧条状况,人们不免对上海当代国际博览会、上海艺术博览会的举办成果充满好奇和担心。业界人士对于艺术博览会的分析比较也各有见数,雅昌艺术网借第四届上海当代举办之际在现场采访了国内重要美术馆馆长、艺术家,特制作透析艺术博览会专题,以下为雅昌艺术网记者对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的访谈。
雅昌艺术网:您好,请您谈谈看了这一届的上海当代与去年比较有何不同?
张子康:我觉得今年的上海当代,好像是年轻人有一部分新的作品,这些新的作品,我觉得他的创作有一些转换,就是像成熟一点的艺术家,他的社会责任感、历史感,跟社会结合得比较紧,冲击力比较强,震撼的东西多一些,现在年轻人做的作品,可能更偏向于自我,可能情绪上的东西比较多,但是他们很活跃,我觉得这种从自己的想法上可能真正的是年轻一代的想法,作品上有一点不同,当然我看得没有那么细,这是我的第一个感觉。
第二个感觉,我就觉得这两年的画廊规模上逐渐在缩小,不像前年那样大的规模和大画廊参与的热情,好像有一点点减弱,整体来说,我觉得画廊博览会应该不断地调整和成熟,可能那一方面弱一点,这方面就会补充一些,我想在中国博览会举办当中,肯定还是一个发展时期,这个发展时期,可能波动会比较大,我想在这个发展时期,逐渐地找到一个适合中国的,能够比较专业的一种博览会的发展,我觉得还需要一个过程,因为这个不单一地是一个本身的策展,就是策划这个博览会的一个人的元素,但是在这个时期人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更多的还有一个国家对当代艺术的支持,对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的支持,包括艺术的政策的推动,这个政策的推动,不是简单地说我支持而已,而是你的免税制度,你的海关进关的方便,你的创作上怎么多元化的一种繁荣,这些都会影响一个博览会的发展,所以说,我觉得如果博览会在中国,如果能够办成世界品牌的一线的博览会需要各个方面共同来营造,才可能有那一天,有那样的博览会,如果我们把博览会做成一个品质,一个品牌,在国际上有一个很好的反响,稳定下来,我觉得真的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雅昌艺术网:现在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讨论关于CIGE、艺术北京,各种博览会的比较,您觉得这个比较有什么意义?
张子康:中国这种资源上的整合,可能是受个人的影响比较大,一个是个人圈,一个是请的人的画廊整个的关系,涉及到这个脉络,都会给自己的博览会带来一些做法上的不同或者是特色上的不同,还有局限性,我想都存在,如果我们把这几个博览会老是比较的话,可能大家应该客观地去思考每一个博览会不足的优势,这个思考更多地提供给运作博览会的这些人员,就是做博览会的这些领军人物,让他们去思考,能做出既不同又很专业的,有观众的,也起到作用的博览会,肯定是很重要的。
雅昌艺术网:作为一个优秀的博览会,学术单元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今年您作为学术单元论坛的嘉宾也参与进来,您觉得上海当代的学术部分做得怎么样?
张子康:中国在这个发展时期,学术跟商业的关系,始终在一种互相推动当中,也在互相影响当中,也在互相的破坏当中,也在互相的推动当中。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说中国是一个商业非常繁荣的时代,就是说中国经济,尤其是在国际化,金融危机出来以后,中国并没有受多大的影响,中国经济一直在腾飞,之所以国际关注中国也是因为经济的关系,经济在起主体的时候,它的学术的重要性反而成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我们把学术无限地用我们的经济繁荣来推动一种艺术的时候,可能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所以说,在今天博览会上比如说关于一种公共艺术的收藏,关于学术的建设,对一个专业化的东西,专业化这一块的加强,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假如我们做不好这一块就没有一个艺术长远的未来,你现在推动这个,可能成为一种流行的艺术,我喜欢,商业上很繁荣,他的价位很高,有可能一部分就会下去,现在是信息时代,商业化很深,进入商业的东西这种交融很密切,这种密切也有好处,就是它推动了商业的一种正确性,相对来说,可能市场上拍得火的来说,你要真的拿到学术上判断,他们的学术还不错,是不是都不错,这个值得大家去思考,这个需要学术真正地去进行讨论,去让大家认知,去研究,把他们放在一个文化的重要位置上,放在这个重要的位置上,不是人为的一个精英,什么机构都可以放进去的,而是你真正的,他的艺术能够给社会,给当代文化带来什么,贡献什么,如果真正地起到了这样一种作用的时候,我想这个艺术就有长远价值,可能就是一个好的艺术。
雅昌艺术网:接下来今日美术馆有什么大的项目要重点推介的吗?
张子康:今日美术馆现在是方力钧的一个回顾展览,这个回顾展有一点文献的性质,从他出生一直到现在发展的一个过程,这个展览,实际上,我觉得对美术馆来说是很重要的,其实方老师,也可以说在这种讨论当中是美术馆主动想做这样一个文献展,为什么想这样?因为中国需要梳理一下,如果中国的当代艺术,大家不从一个历史环境上,中国这几年的经济发展,还有国际化的推动上面去思考他们这一批艺术家创作的话,一定不能真正地读懂当代艺术,包括国外的这种艺术机构,他们在看这些当代艺术的时候,如果他把它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这个不是说凭他的感受和一个其它的影响说这些艺术就是重要或者不是中国,这不是按照他自己的判断标准能够判定的,因为这些艺术家真正的是跟中国这几年的发展包括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变革,都是连在一起的,所以说之所以他的问题也在这儿,他的成功也在这儿,他的历史的重要性也在这儿。所以如果大家能够正确地去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可能对当代艺术的认知就会更清晰,对他发挥的社会作用更明显,他的重要性也就凸显出来了,所以说这个展览对今日美术馆来说非常重要。
再一个今日美术馆毕竟是区别于国内的,可能有一些其它的美术馆的不同,因为它主要是在做当下的艺术,当代艺术,关注的是当下,这样的话,它可能对真正中国美术馆运作的原来的博物馆的模式,原来的美术馆模式可能是需要一个探讨,在一个探索当中找到一个好的方法,把一个这样的美术馆怎么建成一个国际化的美术馆。
再一个明确定位我们是做国际上的,不同于只做国内艺术的美术馆,虽然我们大部分展览是国内艺术家的,因为受很多条件的限制,但是更多的在思考当中是站在一个国际艺术当中思考中国当代艺术跟国际当代艺术联动来推进今日美术馆的国际化的一个美术馆的建设。
雅昌艺术网:谢谢!
作者:张德文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