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12-30 16:02
2018年12月28日上午,由武汉市文化局、黄陂区人民政府、武汉地产集团主办的“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新馆试运行开放仪式”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举行。
位于武汉市北郊的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商代前期城址,年代距今3500年,是商代南土中心城邑,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中心,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遗址自1954年发现以来,始终备受瞩目,先后被列入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63年首次考古试掘以来,历经几代考古人的共同努力,至今已发掘面积超过18000平方米。发现了宫城城垣、城壕、宫殿基址、贵族墓地、铸铜作坊、灰坑、窑址等重要遗迹,出土文物达3000余件。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效果图
考古遗址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和不可再生的特殊性质,这一特质决定了对其保护的必要性。自2000年,盘龙城遗址移交武汉市管理以来。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遗址保护工作,会同湖北省文物局、黄陂区委区政府共同建立了省、市、区三级领导小组与建设指挥部,各级政府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盘龙城遗址保护展示与遗址公园建设工作。
在重要遗址上建立遗址型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大遗址保护的趋势。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新馆,依托考古遗址而建,集中展示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对遗址本身进行深入、全面阐释,增强遗址的直观性与可视性,帮助观众与3500年前的盘龙城青铜文明对话。2016年8月26日,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新博物馆建设工程正式动工,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新馆
作为盘龙城遗址所在行政区,黄陂区委区政府为保障遗址保护工作顺利推进,克服一切困难,以文化遗产保护优先,妥善完成对遗址区内原有居民的拆迁安置工作,大力整治周边环境,增加基础设施配套,保障遗址公园建设用地,确保遗址博物馆建设顺利实施。
武汉地产集团为建筑质量把关,组织完成博物馆建筑建设工程,并取得“绿色三星建筑”认证。
武汉市文化局认真落实遗址保护总规,举全局之力,加强遗址保护与研究,指导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先后完成城墙、壕沟本体保护工程,宫殿区遗址展示工程等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巩固,获得了业内专家学者的高度肯定。并于2017年12月,完成挂牌,跻身我国36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列。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新馆展览现场
日前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新馆及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建设已基本完成,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精心打造《江汉泱泱 商邑煌煌——盘龙城遗址陈列》。首次系统展现盘龙城遗址发现、研究历程,以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为支撑,力图真实还原3500年前长江流域辉煌璀璨的青铜文明。作为一处纯粹的考古遗址类博物馆,展览着重于对展项内容的诠释与解读,在保持专业性和准确度的基础上,兼顾展览的可看性和通俗性,运用多种媒介手段提升展览内容解读的时效性与易读性,并加入大量的物理互动的装置,鼓励观众动手参与,具有较强的知识趣味。
不同于传统的博物馆展陈手法,盘龙城遗址基本陈列大胆尝试“开放式”设计,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空间,打破固有边界,增强展项与展厅的联动,展厅与遗址的联动,观众与展览的联动,展陈空间通透、开阔,展览体验新颖、有趣。
兽面纹牌型器
带鋬觚形器
为增强对专业性考古展览的理解,此次盘龙城遗址陈列展,在展陈内容中,特别设计了以盘龙城先民为主题的卡通动漫形象,丰富了展览内容的趣味与活跃,尽可能地将专业的学术研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图像表达。
12月29日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新馆试运行对外开放,“江汉泱泱,商邑煌煌——盘龙城遗址陈列展”也将首次与观众见面。由于考古遗址公园及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基本陈列尚处于试运行开放期,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和游客,目前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实行团体预约模式,暂不开放个体参观。具体预约信息如下: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新馆及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建设已于日前完成,为展示盘龙城遗址悠久的历史文化,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新馆于2018年12月29日对外试运行开放。
试运行开放期间,原则上只接待团队预约观众参观。同时,院方将根据展览内容及公园建设需要,适时对参观路线及参观内容做相应调整。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