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看看清宫娘娘们手里拿的暖炉

常看清宫剧的小伙伴们都知道,一到冬天,剧里的娘娘们手上都会多一件东西,那就是手炉。此手炉形制长方,炉身转折处圆润,铜质精良,乃收藏之雅器。

undefined


炉长方直口,下有四足。盖面为仿藤编线,做工精致。炉外壁两面开光可人物纹,可见花树流水,人站在树下,弯眉带笑。

undefined

手炉,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多为铜制。它是旧时中国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与脚炉相对而言。因可以捧在手上,笼进袖内,所以又名“手”、“捧炉”、“袖炉”;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
undefined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诗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手炉,是在火炉的启示下演化而来的。手炉作为取暖工具在我国历史悠久,其起源说法不一。一说源于春秋时的楚国。楚地潮湿,楚人将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继而发明手炉;另一说是源于隋代,隋炀帝南巡到江苏,天气寒冷,当地县官让铜匠做了一只小铜炉,内置火炭,献给炀帝取暖,炀帝称之为“手炉”。
undefined手炉在明清最盛行,从侧面反映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清末以后逐渐衰落,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只在江浙一带还有少量生产。随着社会的进步,手炉逐渐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收藏爱好者喜爱的艺术品。
undefined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 木木屑

      好美,在哪里可以买个现代版的呀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