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文:晨 立
呈现在我眼前题为《爽秋》的这幅中国写意画(山水),是李福林的作品。
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更有那笔墨水色营造出来的一种全新写意山水的语境,意蕴浑厚、水气淋漓、浓淡益彰、技艺非常。
欣赏它时,一股清洌的空气扑面而来!画中皴、擦、点、染的不同用笔、用墨、用水、用色,在法、理、情、境中,收放自如、融合自然,构成了崭新的组合,或坚韧、畅快、强劲,或深沉、圆润、平和,它们高度的和谐形成了画面独特的形式美和节律美,蕴含着超越世俗的清新之韵,别开生面。
李福林艺术视角独特、审美别具一格,传承中注重创造,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感悟能力,写心中之意,表万物之境,使得他的画总能给人一种鲜活的生命气息和情感触动,深深地吸引了众人的注目。
-------------------------
好一幅《树里春山一两峰》
文:从 容
李福林中国写意山水画作品:树里春山一两峰
《树里春山一两峰》,画面中昂然挺立的三棵不大不小的树,在李福林的经营之下,分别呈“品”字状地在春风中悄然地换上了一身翠绿的新装。远处的山峰错落而紧密地集中在画纸的左上部,把画面延伸到远处;一片祥云罩住左下角的村庄,寓意乡村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谐和。从局部图的笔法中,我读懂了李福林在画面中洋溢出来的那份轻松、畅快的心绪,无论枝干、树叶、还是山石、峰峦。
我惊叹好一幅:树里春山一两峰!它笔法洒脱,纵横驰骋、色调清新、舒心畅意,读之、品之,想起李福林常对我之言:生命之树,要常绿常青;艺术之路,也要常变出新。隐约可见李福林画风将要有所突破的气象。
一幅好画是有特点的。
如果把这句话,用来界定李福林的作品《树里春山一两峰》,那么它就有下面这三个特点。
首先是对表现技法的创造。
我发现李福林在《树里春山一两峰》这件作品的创作中,表现手法上承续了作者一贯以来纵横捭阖、潇洒自如、信手拈来的特点:浑朴厚重、老辣枯涩、痛快淋漓,爱怎么着、就怎么来;洋洋得意、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他试图以此为起点逐步将这种风格推向极至。无论是点、染、皴、擦、勾勒、积墨、泼墨、泼彩的技法,李福林都能利用自己手中的笔头,在变化莫测的运动中即兴完成,更奇特的是他在这种运动中又能融入自己的感觉与情绪。在作品中尽情发挥出笔性、笔势、笔意、笔趣、笔力、笔法等笔墨因素的作用,让我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欣赏到笔墨与色彩中包含的美。不知不觉地被他的情绪所感染,间接获得一种释放后的快感。
其次是经营位置的变化。
《树里春山一两峰》很注意传统写意画中经营理念的灵活运用,更注重结合于现代绘画的构成理念之中,李福林对点、线、面、层次、集中、分散、错落的变化和大、中、小团块的设置,还有他对色彩的运用,也是精心择取中,每每都能突显出“奇巧”两字。在这方面,不难看出李福林对音乐艺术的修为的掌控,对他于绘画艺术整体经营的帮助。
最重要的是气韵生动。
中国写意画的本身,就是一种形式,好画应当立足于此,在传承的学习中,挖掘和发现适合我们现代的表现因素,融入时代的大语境之中,这就是符合文化艺术发展观的主流思想。
读画如品诗,意境奇趣、气韵生动为上者,我看李福林的画,每见得意之作,于我都是茶饭不思,几日读之,不疲不倦。尤其喜欢从整体读起,再观局部,复归整体,感受着那淋漓的传神笔墨,倾听着生命万象的律动,让我闲散之中悄然地凝聚磅礴的浩然之气于大自在。
局 部 一
局 部 二
局 部 三
局 部 四
----------
谢谢欣赏
欢迎关注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