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春节前集中看了岱平的作品,这批画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临摹宋人、元人的一批画,另一部分是他自己画的写生的作品,所以我觉得他的路子非常正。因为我们说宋骨元韵,宋代人的大结构,包括他们用笔的骨力,是中国山水画赖以支撑的一种力量。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学山水的第一步能够把宋人的大结构拿到手,把他雄强的笔力拿到手,把他的结构法则拿到手,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元人是讲究韵法,因为到了元代中国文人画已经基本成熟了;作画的材料也从以绢为主转移到以纸为主。中国纸的创造特别是书画纸这种特定的创造是举世无双的,世界没有第二个国家可以与之相媲美。中国的墨和纸的结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品味,这种品味其他绘画也完全没有,这是中国独具的。所以经过元代文人画的完备和发展,经过笔墨这种特殊材质应用的自如,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所以这个时期,我们说是宋骨元韵。岱平掌握了这两条中国画传统的基础,有了这样的根基,所以他的发展是毫无疑问的。
他还有写生的功底,多少年来他都到各地去勤奋地写生,而且我看他主要是墨笔的写生,所以他还是在强调中国画的基础就是笔墨。他从大自然,从写生中间获得灵感,获得画意,结合着宋人元人甚至明清的一些著名画家的作品,进行研究,进行探索,所以他这条路是正的。
路是正的,画也是学有所得。学宋人像宋人,学元人像元人,而且慢慢地开始将这些融会贯通,慢慢地去用于形成自己的风格。当然我不主张过早地形成风格,过早地形成风格实际上就是落入一个套子,用这个套子拘束自己,许多人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画一个样子的画,不断地重复自己,我觉得这是没有出息的。我觉得岱平没有走这条路,他在大量地吸纳,包括传统包括大自然的同时,慢慢地变化自己的风格,慢慢地实践和研究,慢慢地形成自己的风格,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兴趣,但又是具备深厚中国文化传统的风格,我觉得这是他的将来。他的勤奋,他的多思与好学,我相信这个辉煌的将来是一定能够到来的。
(文字系著名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史论家萧平老师2020年3月13日视频讲话实录)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