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形式的张力

  形式语言的对立统一,是绘画表现的一个难题。平面立体、紧张松弛、单纯丰富、疏密虚实、黑白冷暖等等,不同形式因素混杂在一幅画中,会互相冲突,如果不能将其调和统一,画面是散乱的;同样,如果缺少了矛盾的统一,则是单调的,缺乏感染力的。

  马骏油画《蝶恋花》有效地对这个难题做了一次解答诠释。

d456H1dRnzOLF4PvTCmlbcRVn9XyYiHZo7gYLZHE.jpg

马骏《蝶恋花》 纸本油画 14.5x23.5cm 2018

  看《蝶恋花》这幅画的形式构成,松弛沉郁的花叶构筑了画面大部分区域,这里融合了速度与静止、平面与深度、冷暖与轻重、具象与意象。这些形式因素的对比关系制造了一个拉力空间,主次分明,可圈可点,耐人寻味,至此已经成画。

  然而,在原本已经舒适和谐的画域关系里,一只颇有宋画写实趣味的蝴蝶出现在花瓣上,打破原有的平衡,从写实的精度上占据了画面焦点。这种对立关系的持续拉大,就像一张徐徐拉满的硬弓,产生了更强的形式表现力,饱满精致,富有张力。

6LYLPZxqZO5mHAOucYsYvNKyednQoyTbLlraAgiR.jpg

马骏《蝶恋花》(局部)

  形式语言的差异并不是越大越好,尤其是跨越画种的实验。比如,用油画表现国画形式是冒险的,容易掉进对方习以为常的技术窠臼。每一个画种对应的并不仅仅是材料的区别,还有形式系统的差异。一旦陷入其他的画种语言形式里容易丧失自身本体语言的优越性。

  马骏没有刻意避开这个陷阱。审美无国界。中国人画油画,怎么画都带有东方的审美习惯,不用刻意回避,抑或寻找文化身份认同。仅仅从趣味上接近民族传统,丢掉了俗气,进而可以领略既熟悉又陌生的欣赏情境。

  因此,《蝶恋花》是一幅从民族审美角度构思的画作,却也保留了油画色彩丰富微妙的语言特色,就像一首略带豪放的温婉诗词,厚重典雅。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